返回第三十四章 锦昼灯市(第1/2页)  玉龙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阿初道:“我看他那里炸好的满满两大盆丸子,想是提前炸得半熟,到时下锅一蒸就得了。你不知他们火房里的蒸锅有多大,一个里面放得下这么十盘丸子,一摞儿十几个大蒸笼,出了锅好够上百份。我问他们伙计每天几点起来,他说三更天就起了。他们好多菜都是大半个月前就做得半成了的,比如这丸子,就是半月前攒好炸好的,但只天气寒冷,放在外头冻实了,要吃了提前半日拿进屋里。不然谁有那功夫去现做它?”

    玉龙衣又看另一盘,是杂炒肉,尝了一口,咸甜适中,微带辣味,虽不算至味却也算不错。笑着说道:“这菜好下饭。”

    阿初道:“你不知道,那厨师是个异类,右胳膊足足比左胳膊粗了一倍,那炒锅带菜足有一百多斤,他一手颠勺,一手加调料,一锅就能炒出十盘菜来。我估计这店老板得给他开顶高的工钱。”

    这时奶娘已经把饭端到玉龙衣跟前,又盛了碗汤,说道:“吃饭前先喝口汤顺一顺胃气。”

    玉龙衣呷了两口,汤色没什么出奇的,好在够热,也没什么邪味。

    三人在房中吃过了晚饭,天色就已经黑透了,窗外开始毕毕剥剥地响,四处便燃放起烟花来。

    孤绝山一向冷清,难得有此热闹,阿初并奶娘倚窗观之不足。玉龙衣笑着说:“咱们索性过了上元节再走,看看这红尘中最热闹的锦昼灯市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阿初和奶娘自然高兴,玉龙衣也想趁此多打听一些烨城的情形,顺便将带来的皮货出手一些。此地商贾云集,游人众多,正是交流情报的好时机。

    玉龙衣在烟州时,就叫人把皮货按照等级c质地分好了,如今每样都拿出来些,就店门口租了块地方,挂起来售卖。不时有人来问,见是烟州货,自然抢手。但玉龙衣却叮嘱阿初每天卖完十张皮子就收摊,多的一张都不卖。

    话休烦絮,转眼过了半月,锦昼灯市如期而至。只见十里花灯耀人眼目,漫天烂锦缭乱如梦。

    地上的仙泉涌c孩儿闹c多宝塔c琉璃彩蝶c珍珠蜜蜂,天上的登云梯c流星坠c十二虹c仙女散花c八部天龙,争相燃放起来,更不消说还有各家烟花商号借此打擂争锋。果然是烟花似锦,亮如白昼,真好热闹所在。

    偏赶这一夜下起大雪,各色烟火彩灯映着搓绵扯絮般的雪花越发精神,这等景象简直不似人间。

    玉龙衣和阿初并奶娘坐在一家酒肆楼上临窗的位子,边饮酒边观灯,甚是有趣。今天也是她十六岁生日,不知不觉间又长了一岁。

    酒楼下的街道上游人摩肩接踵,不下万人。

    阿初道:“这些人多半都非本地人,为了这一夜,奔波上万里的大有人在。不信过了明日,这里便会冷冷清清了。”

    玉龙衣听了,说道:“我也听这里人说,他们每年从入冬起,就为上元灯市忙活,直忙到正月十六日的早上,一年的活基本上也就做完了。剩下的日子倒有一半是闲着的,比别处的人要滋润得多。”

    阿初道:“如此说来,这地方的百姓倒是轻松,一年也不过就忙这冬三月。”

    玉龙衣点头道:“其实这地方原本是两山夹缝,土地贫瘠不产庄稼,穷则思变,这里的人便在手工上打主意。刚开始不过做些花灯贩卖到别处,后来越做越有名,几百年下来已经成了有名的花灯产地,百年前灯城的太守洪綮通是个能臣。他鼓励百姓从除夕到上元节以灯为戏,哪家最好,官府奖励。又广为散布消息,邀请外地客商前来订货,官府给便利条件。时间不长,灯城的名号传得更响,到了如今这世上谁不知锦昼灯市?”

    阿初道:“难怪我来这里就听当地人说家家都供着红老官,看来就是那个红彤彤的太守了。”

    玉龙衣也不去矫正她,只说道:“因此说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