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故地重游(第1/2页)  玉龙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那先前的木匠笑呵呵地说道:“一两就一两,再还价可不行了。”

    玉龙衣问他:“你刚才不说五两银子不能还价?怎么我说一两你也同意呢?”

    木匠道:“这有什么,客官也该知道’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道理,卖的人自管狮子大开口,买的人自然掂量着自己的钱袋子来。我要一万两,你有钱乐意给,也成交。我要一文,你觉得不值,那也就白扯。”

    玉龙衣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就冲这一番话也值一两银子。”

    车马重新整顿好,又去旁边的饭铺里吃了顿阳春面,便又继续上路。

    有话既长无话即短,又行了几日,方才来到焚城。

    看着城门上巨大的朱雀石刻,玉龙衣的心一时间悲喜莫辨。

    入城之前,玉龙衣特意将随身物品包了个包袱背在背上,外面罩上奶娘的一件宽大衣裳。又用黄蜡将原本嫩白的手脸涂得焦黄,复又搽上些灰土,再用一块青帕包了头,扮作一个驼背民妇模样。

    奶娘从未见她易容过,不由得“哎哟”一声,说道:“你这么一弄,真叫我也看不出来。”

    玉龙衣说道:“这有什么,师父的易容术才叫高呢,只可惜我只学得皮毛。”

    因为奶娘和阿初二人本就一向穿着简朴,此刻也不须多做遮掩。三人先在城外租赁了一处院落作为落脚之处,这院子才空出来不久,因此不需要怎样打扫,家具什物也都够用,不用再添置什么。三人将马车放在院中,慢慢步行进了焚城。

    那焚城毕竟是一国之都,规模气势自然比一路来看到的其他城池煊赫。玉龙衣曾在这里住了五年,见到熟悉的景致,不由得想起爹娘,一时间心下惨然,眼中作酸,却还是硬生生地将眼泪逼了回去。

    如今还远没到哭的时候,须得忍住了,把精力都用在报仇上。

    焚城人酷爱吃唆手螺,那螺儿最大的也不过拇指肚大小,狭长如锥,螺肉丰腴鲜嫩。焚城大街小巷没有哪一处不卖唆手螺的。大到最豪华的酒楼,小到一根扁担两只笼屉,食客不分贵贱,一律以手拈之,放在嘴边嘬食,因为螺肉鲜香无比,汁液浓稠,手指上多有沾染,人在吃时多爱唆手,故而得名。外地人到了,初时不甚习惯,但不过三天,也都趋而同之,一样嗜螺如命。

    唆手螺虽然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但最好的时候还是夏秋时节。一来此时螺肉最是肥甘,无论焖炒还是蒸煮都能各得其妙;二来夏秋时此地有一种名为“素囊花”的花朵开放。这种花形如其名,洁白似雪,每朵花上有十几二十片花瓣,每片花瓣都是双层,如一只只白色的锦囊,比人的手掌还大。

    当地人等到这花全开后将其摘下,把每片花瓣小心取下,靠近花盘的地方便自然有个开口,恰好是个口袋,称为素囊花袋。

    新鲜的素囊花袋装上鲜香诱人的唆手螺是焚城人每年必须大吃特吃的美味,素囊花袋柔韧清香,不透油水,吃完了还能用来擦手擦嘴。便是丢在地上,不过两天也就随风化了。

    焚城大街小巷处处都是吃剩的螺壳,人们傍晚将其聚在一起,第二日清早就有人专门来收,拉到乡下卖给农人做肥料,比普通肥料好用数倍。

    玉龙衣小时常吃唆手螺,依着记忆找到一家名叫“螺婆婆”的小饭庄,买了三份素囊花袋盛着的刚出锅的油焖唆手螺,尝了一颗,还是当年的滋味。三人边吃边在街上走,看上去和普通的焚城人无异。

    一路走来,玉龙衣发现这焚城虽然堪称大都,人烟也算阜盛,街道也堪称繁华,但百姓神色拘谨,官兵把守甚多,且路上行人十个中倒有两三个身有残疾。可见火禄及如今治国好用严刑酷法,对百姓的管制毫不放松。

    信步来到焚城最热闹的所在广集市,这里原本是各国集市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