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8章 这一对叔侄(第1/2页)  螺旋记:把酒引香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两人年纪相当,吴三郎却唤他十三叔,说明这郑十三郎应该是李世民的兄弟,可是李世民的兄弟大约有二十个之多,排行第十三的应该是谁呢?

    唐高祖李渊是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开国皇帝之一,特别是在生产能力上,能望其项背者不多,有名有姓的皇子就有二十二位。

    翟霏霏虽然知道的唐朝人物不少,可要把所有皇帝c嫔妃c皇子c王妃c公主和驸马们的名字和事迹都记全,就有些难为她了。

    眼睛一扫,正好瞥见郑十三郎手中的羽扇,马上有了主意,故作惊奇道:“十三郎这把羽扇真是奇特,竟嵌有这许多珠子,想来定是宝贝,不知可否借贱妾一观?”

    男人对感兴趣的女人提出的要求,通常不仅乐于千方百计满足或实现,甚至会觉得很荣幸。区区借观一把扇子,当然不是什么难事。

    吴三郎感觉不妥,刚想劝阻,却已不及,扇子已经到了翟霏霏的手中。

    翟霏霏只是微微扫了两眼,心中已经有数,轻摇了两下羽扇,递了回去,笑赞道:“形似佛手,柄以象牙,羽用雕翎,白贯黑间,珠光形影,掌中若轻,果然是件宝贝。”

    瘦高少年听罢更是惊奇,她不过只是随便看了一眼,便将此扇描绘得恰如其分,丝毫不差,真是不可思议。

    “翟娘子真是天人,怪不得连太子和魏王都礼遇有加。”

    他哪知道翟霏霏素来对扇子并无什么研究,魏王李泰送她的羽扇,她都未当回事。后来白舒同详解之下,她才记得清楚,正巧郑十三郎的羽扇和李泰的赠扇材质相同,只是形状不同,一个鸡心一个佛手而已。

    吴三郎狠狠地瞪了郑十三郎一眼。

    翟霏霏心里有数,果然是“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俗人俗语不分年代,那些八卦之人不定将我描绘成了什么恶妇破鞋形象。

    其实长安一百多座坊里,近百万人口,怎么可能半日传遍,只是官宦贵族大多眼线充沛,传播速度却是快的多。

    吴三郎道:“刚才进来时正巧一睹小娘子的风彩,果然鸾歌凤舞,盈若飞燕,我等真是仰慕之至。翟娘子刚到长安,可能不知,京城文人雅士荟萃,民风豁达纯朴,无论身份高低贵贱,皆尊崇才华之人,即便在这妓馆之中,也是卧虎藏龙,不乏逸群之辈。”

    他这话倒是说的不错。在唐代,妓院通常是贵族官僚缓解精神压力的好去处,并非仅以肉欲发泄为目的,他们多以美酒佳肴助兴,得到诗词歌赋的享受。

    那些层次较高的花娘们一般都精通音律c歌舞c诗画,她们其中有些只卖艺不卖身,这与唐朝开放c多元c自由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当时的名妓能诗善赋者甚多,有些文学功底还要远在一般的文人学子之上,甚至成为前来求学或应考的年轻举子的临时授课老师。

    很多流芳后世的上乘之作,据说有不少出自名妓之手,只不过被假手于人而已。

    翟霏霏摇头道:“吴三郎谬赞,奴家从未见过什么世面,只不过偶有凑巧卖弄而已,与才华二字实在沾不上边儿,莫再取笑贱妾。”

    郑十三郎忙道:“翟娘子过谦了,刚才一舞绿腰确是神形兼备c美不胜收,比起宫内太常寺只怕更胜一筹。”

    翟霏霏笑道:“二位郎君真会说话,太常寺的舞技哪是闲人看得到的,莫非二位来自宫中不成?”

    郑十三郎脸上立时僵硬起来。

    吴三郎暗自跺脚:光辈儿大真是没用,一会儿看不住,就开始扯出闲篇来。

    “翟娘子不要误会,我等俗人哪有机会看得到太常寺的舞技,只是听说而已。”

    二人把酒闲聊,郑十三郎偶尔“哼”c“哈”二下,再也插不进嘴,只是偶尔偷眼看向翟霏霏,竟是越看越是收不住眼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