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初来乍到(第1/2页)  天下何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这样,十六岁的赵三遇到了十八岁的崇福,从此开启了新的人生。赵三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但他很清楚,这条路,一旦开始,就只能至死方休,再无回头之路。

    正是因为有了这等觉悟,赵三才会与众不同。

    我相信,不是每一个造反的人都会有这种觉悟,绝大多数人还是选择跟风,随波逐流,或者说是被逼无奈。某一天,如果朝廷打赢了,他们会投降,亦或者某一天,别的造反者为了统一打到他们头上,他们也可能会在吃了败仗以后,选择投降。

    这些人,只要活着就可以了,这就是他们的追求。

    而赵三不一样,他没有在离开灵峰山的那一天就直接到起义军里混吃混喝,没有在官吏抓捕壮丁穷途末路的时候去起义军里混吃混喝,就连老方丈这个唯一像亲人一样的人离开他也没有选择去起义军里混吃混喝。

    但凡对这人世还有一丝幻想,赵三都不愿去造反,既已如此,开弓再也没有回头箭,干吧!

    现在的赵三,已经对苟且偷生完全没有了幻想,他要干一凡大事,要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二天清晨,赵三就引着崇福从灵峰寺的正门离开。临走前,赵三回头看了一眼灵峰寺的门匾,像是在跟老方丈告别,也像是跟他的父母告别。

    这一去,如不能成就大业,我就去找你们。

    放心吧,赵三,这两件事你最终都会做到的。

    下山的路依然泥泞不堪,但这一次,赵三没有半点小心谨慎,他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起义军所在的城池奔去。

    此时的荒坪城内,有一个人,正在等着崇福的归来,这个人就是陈德兴。

    说起陈德兴这个人,还是蛮有意思的,他的成分和他手下的这些起义兵有所不同,按说他现在应该跟刘地主一样,开源节流偏安一隅,可他这个地主家的孩子居然选择了造反这条路。所以单从这点上来说,陈德兴还是很值得敬佩的,至少他已经看出来这乱世中想安分守己做个地主,也是不能长久的。

    陈德兴此刻正焦急地等待着崇福的消息,自从起兵以来,崇福就是陈德兴的得力干将。出谋划策,带头冲锋,为陈德兴打下荒坪城也是立了大功。这一天一夜没有崇福的消息,陈德兴开始有些担心崇福的安危,也开始担心荒坪城内这几千起义军的安危。

    因为离他们不远的天湖城内,皇帝已经派兵驻扎于此,正在等待时机,剿灭陈德兴在这附近拉起来的起义军。

    就在陈德兴在为此事发愁之际,有小兵上前报告,崇福已经回到城内,而且还带来了一个人。

    这个消息着实让陈德兴高兴得不得了,崇福总算是回来了。陈德兴这个当惯了当地主老爷的人,总算是盼回来了这个可以使唤的得力干将。

    进了大堂以后,崇福就想着赶忙要跟陈德兴介绍赵三。可陈德兴似乎对崇福带来的这个人完全不感兴趣,崇福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陈德兴一把拉了过去。不过陈德兴也只是简单问了下崇福这一天未归的经历,就拉着崇福说起了现在的危机状况,希望崇福赶快给出个主意。

    在陈德兴的心里,崇福的生死是不重要的,只是这个人在身边可以为他出谋划策,可以让他不死,所以他才在乎崇福,所以他才担心崇福。

    陈德兴,你不配拥有崇福。

    崇福在听完陈德兴描述现状之后,也开始皱起了眉头,之前都是打打县衙,抢抢地主,跟偶尔往来的其他地盘的起义军比划比划,并不构成太大规模的战役。而这一次,皇帝派了正规军前来,其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把这些整天跟打游击似的起义军一举消灭干净。

    被陈德兴晾在一旁的赵三,就这样看着陈德兴拉着崇福聊了很久很久,而他就那样一直在大堂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