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8章 为所欲为(第1/3页)  香江七十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实际上,要说杨秋此时最讨厌香江院线的哪些方面?

    他觉得……应该有两点。

    其一,便是严重伤害制片公司的戏院包底制。

    不过在进入这行两年之后,他已然对戏院包底制的态度有些改观了;甚至于他要是将来有院线的话,他也会继续使用戏院包底制。

    除非,对戏院进行一场大改革。

    为什么?

    前文提到过,此时香江戏院的全年平均上座率,仅有三成五左右!

    这是什么概念?!

    就拿新舞台戏院来说,它只有一个放映大厅,厅里面一千五百多个座位,按着平均上座率三成五来算,平均每场戏下来基本有着近千的座位空着。

    这个意思,就等于戏院全年只有三分之一的地方在运作。

    剩下的这一千多个空位的成本,可都摊在那三分之一的收入上了,戏院老板的压力可想而知。

    想方设法的把这种压力转嫁出去,自然是让戏院生存下来的唯一办法。

    只是戏院包底制虽然缓解了戏院的经营压力,却极大地打击了电影制片公司的积极性,对整个香江电影业来说只能算是一味慢性毒药。

    而彻底除去这种毒药的办法,则是后人一种习以为常的东西。

    不过此为后话,暂且先不谈了。

    杨秋其二讨厌的,就是所谓的电影七日游暗规了。

    如果说戏院包底制还是情有可原的话,那这个电影七日游的暗规,纯粹就是电影院线拿出来恶心人的了。

    简单点说,就是吃像太难看!

    想想他自己的,平均上座率还一直在七成左右徘徊呢,竟然直接就给下了,这在后世简直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

    多给了他一天的放映时间,还当成了一种高高在上的施舍。

    去你x的!

    这一轮二轮乃至三轮放映之间的分成之别,杨秋预估着自己至少亏了五万!

    如何能忍!

    就更别提这次从的预售情况看来,所展现出来的绝强后劲之力了。不好好治一治这些院线,只怕这次会亏得更多。

    所以,杨秋下决心要治一治这种乱象!

    索性这时候的港府,因为棒子战争的缘故,有些惶惶不可终日,在香江的统治只求一个字稳。

    不稳的因素,要么礼送出境,要么人道消灭。

    比如调景岭的那批蓝军……

    所以要治治这些院线,杨秋觉得,让他们不稳就行了。

    不过想让院线不稳,得先有两点要求:一是师出有名,二是师出有人。

    师出无名,那就是纯属捣乱了,容易被人抓住把柄送进去。

    幸而这部现象级的电影,爆炸力惊人,杨秋也没想到这部片的效果竟然能如此之好,预售票竟然能在三天之内全部卖空。

    然后,自然是买不到票的人怨气升天。

    这下师出有名算是解决了。

    至于第二的师出有人,那就更好理解了,你去给别人捣乱,没有人手怎么行。

    但是这人手,肯定不能找香江本地的社团,关家在香江混的时间可比他杨秋长多了,也有势力多了。找了本地的土著社团,怕是前脚他杨秋刚迈出去社团的大门口,关家便收到了风声。

    所以,一定得找新来的外来户。

    调景岭那一群刚逃过来不久的残兵败将,自然一下就入了杨秋的眼。

    更何论又要找信得过的……

    这除了李毅的手下还有谁?!

    李毅自是不想参与这些狗屁倒灶的事,这家伙与人有矛盾后,更喜欢以理服人,当然也只是粗理,只有当理说不通时,便喜欢上去就是光光正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