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 荣封伯爵的次日,曾国荃病了(第1/4页)  曾国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一早,便传出曾国荃生病拒绝会客的话,曾国藩闻之大惊,急忙走进弟弟的卧房,果然见他睡在床上。原来,曾国荃听到上谕指名道姓地斥责他,心中窝了一肚子怨气,一夜未睡。到了后半夜,竟然浑身起了红色小斑点,左肩下还长了一个肉包,居然有铜钱大。

    ≈一t;老九,你这是湿毒,不要紧的,≈一t;曾国藩安慰道,≈一t;前几个月辛劳过度,日夜守在战场,毒气攻心,现在发出来最好。≈一t;≈一t;大哥。≈一t;曾国荃抓住哥哥的手,手烫得厉害,≈一t;带兵杀贼,攻城略地,死尚且不怕,还怕癣疥之病吗?我是心里难受呀!≈一t;≈一t;老九,你心里哪些事感到难受?≈一t;曾国藩慈爱地凝视着弟弟,其实他已知七八分。昨夜,曾国藩也一夜没睡好,对日里同时接到的两道上谕想得很多很深。这些年来,他服膺丑道人的高论,在孔孟程朱之学的基础上杂用老庄之道,以不求名利来保养恬淡之心,以柔退谦让来调和上下左右的关系,对于自己封侯c弟弟封伯,他已很为满足,不敢奢望更高的赏赐,倒是诸如≈一t;功高震主≈一t;c≈一t;大功不赏≈一t;c≈一t;兔死狗烹≈一t;等历史教训时常萦绕脑际。近来,他又把《史记·淮阴侯列传》c《唐书·李德裕传》c《明史·蓝玉传》等翻阅了一遍。历史上那些惨痛的故事使他心惊肉跳,他告诫自己此时更应百倍谨慎小心,不能授人以柄,可惜九弟和他的部属们没有把自己往日的规劝记在心中。金陵之捷并非十全十美,尤其是纵火烧天王宫,将金银财宝尽数掳掠,日后免不了要遭世间讥劾,难以向朝廷交代。但曾国藩没有料到,朝廷的指责竟会来得这样快,措辞竟会这样严厉,这道上谕的背后埋伏着什么,已经是非常明白的了。

    前几天,欧阳兆熊来了一封信,信上说:≈一t;大功成矣,意中事也,而可喜也。顾所以善其后者,于国何如?于民何如?于家何如?于身何如?必筹之已熟,图之已预矣。窃尝妄意:阁下所以为民者,欲以勤俭二字挽回风俗;所以为家为身者,欲以退让二字保全晚节。此诚忧盛危明之定识,持盈保泰之定议也。≈一t;这几句话曾国藩诵读再三,对老友的关心感激不尽,也决定采纳他的建议,以退让二字保全晚节。心高气傲c阅世不深的九弟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今天必须向他郑重指出。

    ≈一t;大哥,我曾听你说过,文宗亲口许诺,最先攻下金陵城的封王,皇太后c皇上应当遵循。≈一t;曾国藩心中一惊,这个不识时务的老九,居然还有如此非分的想法!曾国荃见大哥愣住了,知话说得过急,忙补充道:≈一t;大哥创建湘军,运筹帷幄,虽未带兵亲临金陵,论功劳还是大哥居第一。说封王,是说我和大哥都封王。≈一t;曾国荃这一补充,反而使曾国藩心里凉了半截,为弟弟的狂妄无知而难受。他压住心头的不悦,仍以慈爱的口吻说:≈一t;老九,你这个想法不应该。文宗那句话,是康福在北京听周荇农说的,是不是真的还很难说,即使是真的,那也是文宗的一时兴起,当不得真的,你为此难受太不应该了。≈一t;≈一t;就如大哥所说,不封王,难道不可以封公爵吗?就是不封公,我也应当封侯呀!大哥封侯理所当然,我不是要和大哥抢这个侯爵。皇太后为何这等小气,舍不得封两个侯呢?≈一t;≈一t;小声点,说话要有分寸。≈一t;曾国藩见弟弟居然指责起皇太后来,未免太放肆了,便正色道,≈一t;须知隔墙有耳。≈一t;≈一t;攻打金陵是何等的艰苦,我敢说,随便换另外哪个人都不可能拿下!≈一t;曾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