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六 施七爹坏了总督大人的兴头(第1/3页)  曾国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曾国藩一到祁门,见四周山势陡削,与外界相连的仅一条东通休宁c徽州,西连景德镇的官马大道。除此之外,有一条小路,勾通北面的两个小镇:大赤岭c大洪岭;另有一条小河,名叫大共水。大共水发源于祁门,南下经浮梁c景德镇流入鄱阳湖。河面狭窄,只能浮起坐两三个人的小船,货船不能进来。这里人烟稀少,土地贫瘠,倘若东西方向的官马大道被堵,与外面的联系一断,县城则陷于绝境。曾国藩后悔不该匆匆将驻扎祁门的决定上报朝廷,但事已至此,只得暂时住下。不久,实授江督并任命为钦差大臣c督办江南军务的上逾到达,曾国藩更觉要老成持重,决策不能随意更改。但幕僚们不以为然,纷纷劝他离开祁门,另觅合适之处,曾国藩不听。因为马匹买不齐,马队暂不能建,李鸿章也跟着到了祁门。他用了两天时间,将祁门四周实地勘察一遍,对曾国藩说:≈一t;恩师,祁门地势形同釜底,此兵家所说的绝地,不如及早另择他处,以免将来受困。≈一t;见曾国藩沉吟不语,李鸿章又乘势再进言,≈一t;依门生之见,可移师东流。此地傍江依山,可进可退,可攻可守,老营驻扎东流,万无一失。≈一t;曾国藩仍抚须不语。李鸿章忖度曾国藩心思已活动,话说得更直了:≈一t;恩师,倘若长毛闻讯围攻祁门,只须数千人就可将出路堵死,我们将成瓮中之鳖,束手受擒。≈一t;曾国藩抚须之手突然停住,两目光芒毕露,厉声责问:≈一t;少荃,你如此厌恶祁门,是不是胆小怕死?若如此,你可收拾行李离开这里。烦你转告其他人,凡怕死在此地的人,都可及早离开。≈一t;说罢拂袖而起。李鸿章只得讪讪退出。从那以后,再没有人敢提撤离祁门的话了。

    曾国藩将祁门柴氏宗祠改作总督衙门,开始办理两江政务。他日夜审阅江苏c安徽c江西三省地方报送的文书,并分派幕僚,秘密考察三省府道以上官员的政绩,并撰楹联一副:≈一t;虽贤哲难免过差,愿诸君谠论忠言,常攻吾短;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僚友行修名立,乃尽我心。≈一t;要各府州县将此联书写在官厅楹柱上,时时以此自戒。又刊发《居官要语》一篇给各级官吏,要求他们严格遵照执行。又亲拟一份告示,标题为《晓谕江南士民》,雕刻成版,广为刷印,张贴在集市c街衢c码头上。这个告示共有六条:一禁官民奢侈之习;二令绅民保举人才,以两江之才,平两江之乱;三是安顿流徙,恤难周贫;四是求闻己过,凡军政过失,许据实直告;五为旌表节义;六为禁止办团。三省官吏,见这位威名久播的新总督果然厉害,无不畏惮,官场之风略有收敛。

    欧阳兆熊《水窗春呓》卷上《设柜求言》:≈一t;文正在徽,置一柜,凡言地方利弊,悉投其中,不必列名。于是告讦之风大起,人患之,求于老讼师。老讼师曰,不出三日,必令停止。众疑之,及第二日,果撤回。盖讼师日写数十无名之禀,皆痛詈文正者,文正不能不阅,又无可查究,此令遂停。讼师之心,可谓巧矣。≈一t;

    曾国藩又仿效武则天当年的办法,在衙门口置一木匦,名为举劾箱,命两个勇丁终日守护。号召所有军民人等,均可将各级官吏奸弊情事写成举劾函投入箱内,总督衙门对举劾人严加保护。曾国藩这一举动,使祁门附近几个县的官吏们整天提心吊胆。他们平日奸弊情事太多了,一旦落入这个素有≈一t;曾剃头≈一t;之称的总督大人手里,后果岂敢设想!祁门县令包人杰,捐纳出身,自称是包拯的三十五代孙,其居官却与先祖大相径庭,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祁门阖境怨声载道。这些天,他见曾国藩派员在三街六巷查访民情,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

    这天夜里,包县令换上青衣小帽,准备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