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 巴河舟中,向湘军将领密授进军皖中之计(第1/6页)  曾国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 巴河舟中,曾国藩向湘军将领密授进军皖中之计

    一连几天,曾国藩坐着绿呢大轿,遍拜长沙各衙门,连小小的长沙c善化两县知县,他也亲去造访。手握重兵的湘勇统帅,如此不计前嫌c谦恭有礼的行动,使长沙官场人人自惭,纷纷表示要尽全力支持子弟兵在外打胜仗,立军功。

    咸丰七年八月初四日,王鑫病逝于江西乐安军营。曾氏有联挽之:≈一t;陡惊失万里长城,那堪死后得书,尚题七月初七夜;已拔作一朝名将,未解生前何意,仅容三十有三年。≈一t;与骆秉章c左宗棠商量后,曾国藩决定带张运兰的老湘营五千人c萧启江的果字营四千人赴浙江。去年八月,王錱率老湘营在江西乐平一带打仗,病逝于军营中,老湘营便由张运兰统领。不久,老湘营奉调回湖南。当年射雁得腰刀的张运兰,在曾国藩的脑子里有深刻的记忆。张运兰告诉曾国藩,王錱临死前,将曾所赠的《二十三史》留给了他,叮嘱他以前代名将为榜样,把老湘营带成一支百战不败的军队。曾国藩听后感叹不已。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正在自己的激励下逐步走向成熟,可惜三十三岁便遽尔身亡。张运兰不具备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但他有心向学,敢于任事,曾国藩认为这便可取;能如此,即便是中才,也可以做出大事来。他勉励张运兰继承璞山遗志,莫负厚望,并命他加紧准备,十天后便率部由醴陵进入江西,在广信府河口镇集结待命。萧启江字浚川,和张运兰一样,也是湘乡人,监生出身。咸丰二年来长沙投营,曾国藩见他厚实可靠,便把他留在亲兵营着意培植,后又荐他到吉字营当营官,不久便因母丧回籍。他患耳病重听,大家都喊他萧聋子。这次,曾国藩少不了也勉励他一番,要他率果字营和张运兰一起入赣。

    咸丰七年曾氏守制家居时,曾有两封给李元度母亲的信,说他对李的情谊≈一t;镂骨铭心≈一t;,并言愿与李家结姻亲,又送袍褂单衣给李的儿女。同年闰五月初三日,在给李元度的信上说:≈一t;常念足下与雪芹,鄙人皆有三不忘焉。≈一t;≈一t;足下当靖港败后,宛转护持,入则欢愉相对,出则雪涕鸣愤,一不忘也。九江败后,特立一军,初志专在护卫水师,保全根本,二不忘也。樟镇败后,鄙人部下,别无陆军,赖台端支持东路,隐然巨镇,力撑绝续之交,以待楚援之至,三不忘也。≈一t;刘蓉这时正在家守母丧,不想随曾国藩入浙。曾国藩也以刘蓉跟着他几年,未保一官半职而觉得亏待。不仅刘蓉,还有康福c李元度c彭寿颐c杨国栋等人,都未曾保荐。前几个月,李元度的母亲来信质问他这事,曾国藩无可回答,只能说些充满感情的≈一t;三不忘≈一t;之类的话来搪塞,并约结儿女亲作慰藉。过去认为这是为朝廷矜惜名器,通过这次自省,他也认识到了,这也是先前战事不顺畅的原因。没有重赏重保,怪不得部下不出死力。在这点上,胡林翼也做得好。自从接管江西的湘勇后,他将李续宾的父亲接到武昌抚署,以父礼待之,又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罗泽南的儿子,使得李续宾兄弟和罗泽南旧部感激奋发。曾国藩决心在这方面今后也要改弦易辙。陈士杰这两年在家办团练,自建一营,号称≈一t;广武军≈一t;,正干得起劲,也不想出来。曾国藩于是请王錱族叔王人瑞管理营务处,李瀚章总理转运局,彭王姑的儿子彭山屺护理粮台,老营官邹寿璋管理银钱所,郭嵩焘的二弟郭昆焘管理公牍,江西举人许振祎管理书启,军械所和文案将由仍在江西军营的杨国栋c彭寿颐管理。

    曾国藩一一接见王人瑞c李瀚章c郭昆焘等人,以大义剀切晓谕,以优保暗作许诺,听者心中明白,个个踊跃。同时,又分批召见老湘营c果字营哨官以上的将官和参与军事的随行人员,和他们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