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五 郭嵩焘剖析利害,密谋对策,促使墨绖出山(第1/7页)  曾国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敷返回湘乡县城旅店,将此行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郭嵩焘。嵩焘大喜道:≈一t;广敷兄,你不仅会看相看风水,巧舌如簧,还会察访民情,连荷叶塘死了几百年的贺三婆婆的坟都给你派上用场了。≈一t;陈敷得意地笑道:≈一t;贺三婆婆的坟给那块风水宝地作了最好的证明。不然,我与曾侍郎素不相识,他们何以会相信我呢?≈一t;郭嵩焘也笑道:≈一t;不是贺三婆婆给你的宝地以证明,怕是你的宝地是受贺三婆婆的启发吧!≈一t;陈敷大笑起来。笑完后,正色道:≈一t;筠仙,你不要说风凉话。这风水地学的确不可不信。你想想看,若不是父母葬得好地,朱元璋一个要饭的和尚,怎么会做起九五之尊来呢?≈一t;郭嵩焘点点头说:≈一t;对风水之说,我取圣人的态度,也学个子不语:既不信,亦不贬。≈一t;≈一t;幸好曾侍郎一家不取你的态度。不然,我这一套就吃不开了。≈一t;陈敷一边说,一边收拾行李,≈一t;筠仙,对曾侍郎,我讲的是虚,你这次去要讲实,实实在在地剖析局势,打消他的顾虑。他不是二十几岁的热血青年,不会因为我那几句空头话,就会不顾一切地出山办事。曾侍郎常对人说要实事求是。我那一番话,会对他起些作用,但关键还在于你的实话。我们就此分道扬镳。我去宝庆府寻一个方外友人。你此番去,必定会和曾侍郎一道出来。好自为之吧,前程大得很。≈一t;≈一t;兄台不要走,我们一起办吧!≈一t;≈一t;我是闲云野鹤,疏懒惯了,哪里耐得那种繁剧。≈一t;陈敷笑道,≈一t;贤弟珍重,后会有期!≈一t;说罢,飘然向宝庆方向走去。郭嵩焘也急忙收拾行装,离开旅店,向荷叶塘出发。

    陈敷走后的当天下午,湖南巡抚衙门遣人送来一封咨文。咨文转録兵部火票递来的上谕:

    前任丁忧侍郎曾国藩籍隶湘乡,于湖南地方人情自必熟悉。着该抚传旨,令其帮同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搜查土匪诸事务,伊必尽力,不负委任。钦此。

    曾国藩想,这是不是镜海先生密荐的结果呢?陈敷前脚走,上谕后脚便跟来了,难道真的就如这个江右山人所预言的:后半生将要由此而入阁拜相c封侯赐爵?他紧闭房门,燃起一炷清香,盘坐在床上。在袅袅香烟中,他微闭双眼,如同老僧入定般,尘世的一切都已远去,灵府深处一片澄静,思路格外地清晰。这是他十年前跟随唐鉴,从唐先生那儿学来的诀窍。曾国藩治学不主门户,善于贯通各家学派。唐鉴有一次告诉他:≈一t;最是≈039;静≈039;字功夫要紧,大程夫子是三代后圣人,亦是≈039;静≈039;字功夫;王文成亦是≈039;静≈039;字有功夫,所以他能不动心。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一t;唐鉴的话指点了他。他想到老庄也主张≈一t;静≈一t;,管子也主张≈一t;静≈一t;,佛家也主张≈一t;静≈一t;,看来这≈一t;静≈一t;字是贯通各家学派的一根主线,正是天地间最精微的底藴,所以各家学派都在这一点上建立自己的养性处世理论。管理国家也要这样,人们常称赞治国贤臣都是≈一t;每逢大事有静气≈一t;的人物。心静下来,就能处理各种纷乱的军国大事。从那时起,他每天都要静坐一会,许多为人处世c治学从政的体会和方法,便都在此中获得。尤其在遇到重大问题时,他更是不轻易作出决定,总要通过几番静思c反复权衡之后,才拿出一个主意来。为让气氛更宁馨些,还往往点上一支香。每见到这种情况,家人有再大的事也不打扰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