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1/7页)  我自相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两天,燕京的达官显贵家中都出现了一些惊慌不安的气氛。

    皇后派御林军围了亲王府,而王府亲军也出来,与御林军形成对峙态势。接着,亲王府中的夫人和孺人同时病故,而婢仆们有的被杖毙,有的被发落出去,顿时轰传京城。

    这是自亲王府建府以来前所未有的大动荡,人人都断定此乃王妃之意,却不解其用意,只能私下里猜测c议论。

    亲王府扰攘了一阵,又恢复了平静,御林军虽然仍在王府周围守卫,却并不阻止府中人进出,也没有拦着外面的人前去拜访,对于安王府也是如此,瞧着倒真是保护的意思。

    官宦世家的女眷们开始频频走动,却是暗中盯上了亲王府中空出的那个夫人的位置。之前摄政王要还政于皇上,大家都持观望态度,不敢与亲王府太近,还把前来和亲的异国公主塞给了他。纵观历史,凡是当过摄政王的人,一旦皇上亲政,多半是找个由头杀了,若是实在杀不了,也是官职全免,投闲散置,回家养老罢了,所以那时候谁都不敢冒险,若是摄政王失了权势,也就没什么可攀的了。谁也没想到,皇上亲政后,竟然奉先帝遗诏,改封摄政王为监国亲王,大家就都明白了,皇甫潇的地位依然如故,所以不少人都动了心思,先送个女儿进去侍候王爷,既可以试探王爷的态度,迂回地与王爷交好,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也容易抽身后退。

    本想着这种事情肯定得等王爷回来才能定夺,可皇后的一份懿旨却提了亲王府中的侧妃c夫人,又封了两个孺人,若是其他人再没动作,只怕皇后或者太后心血来潮,再指几个女人进府,那就没别人什么事了。因此,京城中的女眷们都在琢磨着怎么把自己家中的姑娘送进王府,占住那个夫人的位置。

    皇上与勇毅亲王失踪的消息在朝中只有极少数人知晓,大部分官员还以为皇上仍在北方猎场游玩,只怕会比往年回来得晚一些。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所以大家的情绪都很稳定,每天盘算的除了公事外,就是如何经营朝中人脉,以便更进一步。

    十二月,宋大将军率十万精兵日夜兼程,赶回了燕京,暂时驻扎在城外的南大营。

    文渊阁的三位阁老一起接见了他,将迄今为止得到的消息告诉了他,皇上与监国亲王仍然没有消息,北方的皇家猎场严密封锁,正进行大规模搜救,已经有十多万官兵和当地百姓进山去了,如今仍未发现确切行踪,只是有大批人马在那里出现过的痕迹,却不知是北地匪寇还是境外潜入的贼兵。

    蒙兀屯驻关外的铁骑在十天前发起了猛烈进攻,边关告急,他们却抽调不出兵力去增援,只能紧急发文,让西北c东北的驻军分兵一部,过去支援,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眼看北方边境就要失守了。

    宋将军听完,沉默了一会儿才道:“应该向勇毅亲王妃求援,请神鹰汗国出兵,或策应,或夹击,蒙兀定会撤军回防,危局顷刻可解。”

    三位阁老都有些尴尬。他们毕生从文,在军事方面委实不太在行,压根儿就没想过请神鹰汗国出兵去抄蒙兀大军的后路。说起来,这段时间尽顾着稳定朝中局势,瞧着宫里的皇后与亲王府的王妃斗法,生生耽误了一个月的时间,到现在也没想到请同盟的邻国帮忙。

    属于赵昶那一派的阁老还不服气,并不认错,老气横秋地说:“这是咱们的内政,怎么能让番邦蛮夷掺和进来?不合规矩,有失体统。”

    另外一个保皇派则实事求是地道:“皇上安危为重,确实应该让汗国发兵支援。”

    楚阁老也点头:“宋将军提醒得对,是咱们疏忽了,只算着自己的兵力,却忘了盟国还有数十万雄兵可用。”

    宋大将军皱着眉,对三位阁老拱了拱手:“听说御林军一直围着亲王府,这是要做什么?王府有亲军,又是在内城,需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