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极有个性的麦克阿瑟(第1/2页)  战争从未如此热血:二战美日太平洋大对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战争从未如此热血:二战美日太平洋大对决最新章节!

    1941年12月22日夜,日军再次对威克岛发起攻击。

    上次攻击失败后,南云便奉山本之命,向威克岛海域派来了大批援兵。梶冈少将重整舰队,除补充舰船外,还增加了2000名海军陆战队官兵。

    威克岛上指挥防守的坎宁安上校也向金梅尔请求增援,但太平洋舰队所派的援军出击迟缓,等他们到达时,日军已开始攻击威克岛,并在外围部署了强大的阻击力量,援军只能是望门墙而不得入。

    像上次一样,威克岛的气象条件一如既往地对登陆不利。海上飓风猛烈,舰艇要想靠上小岛,随时都有触礁的危险,更谈不上让登陆部队换乘了。

    日军指挥官见无法顺利换乘,干脆下令两艘巡逻艇突进搁浅,用这种方式,让登陆部队直接抢滩。接到命令后,巡逻艇开足马力,朝岛上径直冲去,搁浅之后,伏在甲板上的日军迅速爬起,向美军发起了第一波攻击。

    黑暗中,场面极度混乱,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日军在数量上处于压倒性优势,大约1000名陆战队员潮水般地冲上了海滩。

    说时迟,那时快,一道道粉红色的曳光划破了黑暗的夜空,美军朝登陆点开炮了。同一时间,梶冈也下令战舰开炮,使得海滩上像是在举办一场盛大的烟火表演一般。坎宁安后来描绘说:“景色太美了,简直不是战场。”

    对于冲锋中的日军陆战队员来说,这个景色当然一点都不美。美军的探照灯把海滩照得一清二楚,他们成了美军炮火轰击的活靶子,冲在最前面的100名陆战队员几乎全被打死在了沙滩上。

    威克岛由三个小珊瑚礁岛组成,岛上一共只有400多名美军陆战队员,因人数太少,无法把守住全部海滩。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日军终于在凌晨时夺得海岸一角的阵地。

    到第二天早晨7点半,美军渐渐支持不住了。美国人从来没有宁死不降的传统和说法。坎宁安还考虑,岛上有1000多名从事工程建设的民工,这些人全都手无寸铁,继续战斗下去无异于一场自杀,于是他下令美军士兵缴械投降。

    日军虽然攻占了威克岛,但付出了极大代价,共有800多名陆战队员阵亡,前后总计人员损失达到5700人。日本海相在报告战况时说:“其壮烈程度,真可以说是惊天地泣鬼神。”

    威克岛的失守,切断了美国与菲律宾之间的运输线。在偷袭珍珠港之后,再次从背后给了麦克阿瑟重重一击。

    不过麦克阿瑟暂时已顾不上这些了,他的正面同样正遭受着猛烈撞击。就在日军海军登陆威克岛的同一时间,其陆军也登上了菲律宾西北部的仁牙因湾海滩。

    麦克阿瑟早就预计到了这个登陆点。

    日军突袭克拉克的成功,可以证明山本的高明,却不能说明麦克阿瑟是无能之辈。克拉克一役马失前蹄,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外,与他性格中的骄傲不羁也有一定关系。

    假使换个角度,把麦克阿瑟履历中的姓名抹去,换成我们中间的任何一位,估计也不可能不骄傲。他享有美国历史上四个“最年轻”头衔:最年轻的准将、最年轻的少将、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当他还是陆军准将的时候,日后叱咤风云的巴顿和马歇尔都只是少校,艾森豪威尔仅为中尉,并且正在麦克阿瑟手下打杂。

    可以说,一般军人能达到的巅峰他达到了,一般军人达不到的巅峰他也达到了。菲律宾生涯只是麦帅在卸任陆军参谋长,“退居二线”后的一个新起点而已,等于是专家退休了被二次返聘。

    麦克阿瑟的骄傲对上不对下、对强不对弱。早在他担任陆军参谋长时,由于政府想要削减陆军预算,他就和罗斯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