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纠正别人只为自己舒服(第1/2页)  攻心话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很多人都时常帮助别人,当然他们的好意很多时候并不被人们所接受,于是就会感慨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用行。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我们是否需要这种良药苦口呢?给大家讲一个案例,是一个女性读者小王向我询问过的。情况是这样的:小王在一家公司工作了三年,是这家公司比较有资历的员工。后来,公司扩大规模,就招来了一批新员工。她和其中的一名新员工小莉的关系不错。

    小王感觉自己真心对小莉好,拿上次公司组织聚餐来说,小王劝小莉要稳重一些,没想到小莉非但不听劝,还主动拿着酒杯跑到领导面前敬酒,其他的同事都说小莉的行为不合适。别人只是背后说说,小王却不这么想,她想两个人关系既然这么好,就应该直言不讳地告诉小莉。没想到她劝说小莉以后别那么&一t;出格&一t;,但是,小莉还是没有改。

    这让小王非常困惑。

    于是,她找到我,诉说了内心的困惑。

    这属于职场关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于是我先问她:&一t;小莉这么做,导致了什么客观后果?&一t;她说:&一t;倒是没有产生直接的影响,她敬酒也不是犯错,谁也不会为这件事情扣她的工资,但是大家&一t;我打断她说:&一t;我们先不揣测大家的想法,因为是你们两个人的交往模式出现问题,我们就先解决你和小莉之间的问题。&一t;她说:&一t;好。&一t;

    我说:&一t;你认为小莉这么做,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一t;小王说:&一t;新来的员工不该这么招摇,应该稳重。&一t;我说:&一t;这句话怎么得来的?&一t;小王说:&一t;我是这么感觉的。&一t;我说:&一t;也就是说,你没有把握证明小莉这么做就一定是不对的,是吧?&一t;小王急了,赶紧说:&一t;我当年就是靠低调才第一个转正的,而且一直以来工作比较顺利,都是因为比较稳重,我希望小莉别吃亏。&一t;我说:&一t;这是你个人的经验,你的解药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毒药。小莉有她的生存之道,也许领导对这样的员工会更重视也不一定&一t;小王急切地打断我:&一t;反正我就是看不惯她那样。&一t;说完这句话,我再也没有说话,小王也沉默了。

    相信话题进行到这里,读者就会发现真正的问题出现在哪里了。

    小王口口声声说为了小莉好,这是一个表面现象,真实的原因只是因为她看不惯!生活中,这种&一t;以爱为名&一t;的现象太多了。比如,劝某位同事不该让自己的办公桌堆积太多的资料,劝某位同事说话的态度要变得温和些,劝某位同事心态要变得开放一些,要打开心扉,学会分享,等等。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总是能够发现问题,而实际上,他们才是问题的真正制造者。

    他们常常会说:&一t;别介意,我这个人就是直来直去。&一t;不知道别人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当我一听到有人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的态度是不放松的,我想下一句大概就是职责和批评我的话了吧。而且他们还会常常说自己的话是苦口良药。

    实际上,忠言不能和药类比。药是治身体病症的,苦药可以药到病除而忠言主治的是人的心理病症,如果你说出来的话,别人心理上不接受,那么说出来还有什么意思,还怎么能够&一t;利于行&一t;?

    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对别人说的话很多都是以改变别人为主,那就要检验自己纠正别人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如果是为了自己,那么即使面对这个人的时候,你说服了对方,面对下一个人的时候,你可能又不接受了,又觉得对方有问题,需要改,那就麻烦了。

    为了避免不走入心灵的死角,要告诉自己需要改变的是自己,要学会说,我接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