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城门救人(第1/3页)  石人破惊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东边的地平线露出了半个金红的太阳,阳光已经把大地照的微微透亮。二人缓缓走出树林,此时,二人感到身心疲惫,也许这一晚,对于这两个十五六岁少年来说,是一次平生难忘的经历。

    “喂,我说马重阳,昨天在明月楼,我让你离开,你怎么又回来了呢?难道不要命了?”

    马重阳听后心中大惊,半天才回过神来。只见白衣书生正楞楞的瞧着自己,这才赶忙说道:“哦,昨天在明月楼原来是你在我身后贴的字条啊!”

    “不是我还会有谁啊!喂,你这个人真有趣,跟你说话,半天才回过神来,你想什么呢?”白衣书生很是不解的问道,语气中略带着些许的不满。

    “哦,是这样,我昨天见那个说书人很是可怜,又看见那些蒙古士兵无故抓人,随意出手伤人,简直不把我们百姓当人,所以我感到十分气愤,就路见不平一声吼,拔刀相助喽!”

    “你难道就不怕他们把你抓取,或者杀了你吗?”

    “我马重阳可不是等闲之辈,正所谓,大丈夫,生何所畏,死又何所惧!”马重阳拍着胸脯道。

    “没想到你还挺有侠义心肠的嘛!”白衣书生微笑道。

    “不过昨天你是怎么知道有官兵会来明月楼抓人呢?”

    白衣书生瞧了一眼马重阳,见马重阳此时满脸疑惑的表情,不禁噗呲一笑,说道:“这个简单的很嘛!这明月楼里这么多人,你怎么没见到明月楼里的店小二呢?就是那个三角眼,面目冷漠的那个,其实我偷偷的在角落里观察他很久,感觉他心怀不轨,就悄悄的跟在他后面,发现他果然去官府通风报信,找来官兵”

    “那后来得那个店小二呢?”

    “什么后来啊?你想这店小二,通风报信之后怎么还能回来呢,当然领了赏钱跑路了!”

    马重阳听后,点了点头,说道:“韩兄言之有理啊!”

    那么这白衣书生说的对不对呢?还真是如他所说。起初,这店小二躲在角落里听书,后来,听着听着,见这说书人口中说的书,竟有反意,于是从后门悄悄的溜了出去,给官府通风报信去了,这才引来官兵。

    二个少年边走边聊,路过几亩良田,见田中只有几个老弱妇孺吃力的挥动锄头在田间耕种。这田间耕地本应该是壮硕男子干的活,如今怎么会是几个老弱妇孺在田间劳作,二人感到很是惊奇。

    “这位大婶,你家男人怎么不来这田里干活啊?”马重阳很是不解的问道。

    几个田间劳作的妇人互相对望了一眼,有的苦笑,有的叹气。其中一个中年妇女把锄头一端插在地里,扶着锄头另一端,用衣服的袖口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长叹道:“哎,那还有什么男人啊,家里的男人都被抓去当了壮丁,留下我们这些孤儿寡母的,没办法,这地要是不种,来年就交不起官府收的赋税,饿肚子倒是小事,可以讨饭为生,若是不交税,我们一家老小的性命可就不保了!”说着,泪水在眼圈中打转。另一个妇人,也停下手中的农活,说道:“哎,我们有地可以种,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如果哪天官兵来了,把这水田改成牧田,那我们这一家老小的,来年又要挨饿了!”说完,抬头瞧了一眼天上的烈日,见被乌云已经遮蔽,便摇了摇头,长叹一声,拿起锄头继续在田间干活。

    马重阳听后,感到心中很是酸楚,不禁的吟诵道:“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白衣书生听到马重阳吟诵杜甫《兵车行》中的一段诗句,心里不由得也是感触良多,他瞧了一眼马重阳,见他眼圈发红,喉咙哽咽,随即掏出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