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26章 贤君?(第2/4页)  寒门祸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只是论到兴奋,却是要当数欧阳一敬、胡应嘉和张宪臣这帮科道言官。
    他们为何在嘉靖朝夹着尾巴做人,那是因为嘉靖根本不按常理出牌,不仅一言不合就采用廷杖,而且丢到诏狱拷问都是家常便饭之事,甚至直接下令咔嚓掉脑袋。
    虽然博得一个美名的收益良多,但如果真要掉脑袋,那一切都不值当了。
    据他们所知,这位隆庆帝很是宽仁,这面相一看便知道是要立志做明君的好皇帝。
    正是如此,他们在熬走了嘉靖之后,无疑是迎来了一个美好的时代,一个能够让他们这帮言官将才能发挥到至极的好时代。
    隆庆帝坐在龙椅上显得很不自然,然后被殿中的百官不停地打量。
    黄锦先是向百官警告性地咳嗽了一声,这才向隆庆进行请示,然后向着在场的文武百官宣读了《登极诏》。
    这份《登极诏》针对嘉靖时期存在的问题,一共提出了三十项兴革措施,而此次的执笔人正是隆庆最信任的老师高拱。
    高拱对徐阶的不作为早就看不顺眼,亦是借机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恨不得将自己平生的所有抱负都写在上面。
    若不是考虑到历代皇帝的《登极诏》篇幅都限制在二百字左右,他是恨不得写出一字册子,然后狠狠地甩在徐阶的脸上。
    当然,有些举措还是要依照祖制,其中便包括:“减免明年天下一半的田税”和“减免嘉靖四十三年以前所缴纳的田赋”。
    免税和减赋是历代新帝的惯用做法,只是减免幅度的大小不一而足。
    不过熟知大明财政的官员却是不得不为明年的财政担忧了,虽然做出这种决定容易,但大明财政已然没有这个资本。
    一些官员则是扭头望向林晧然,知道这些事情恐怕还得依仗这位有点石成金之术的林阁老。
    林晧然则是将注意力放在隆庆帝身上,脸上不由得闪过一抹担忧。
    隆庆跟着独断专行的嘉靖简直像是两个极端,从他身上看不到半点主见,《登极诏》更是全由高拱说了算。
    这种君王是一个好事,但亦是一个坏事。
    因为大明百姓确实需要一个不像嘉靖那般胡闹的皇帝,但大明百姓亦需要一个能够将他们拉出水深火热生活的皇帝,而隆庆已然已经不具备后者的技能。
    只是大明新帝是如此的品性已经是既定的现实,这是他当下无法改变的事情,似乎亦不用特意进行改变。
    尽管而言,对新帝有期待的是一些官员和善良的大明百姓,但他很早便已经知道隆庆并不是一个有魄力的君王。
    在宣读这一份超长的《登极诏》后,关于隆庆的即位流程算是正式告一段落。
    站在旁边的司礼监掌印黄锦鸿对着殿中的文武百官大声地喊话道:“皇上特恩,有事可出班奏报,无事则卷帘退朝。”
    包括殿外站着的低级官员,这里官员人数已经达到一千多人。
    科道言官和在京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奏报,一些低级官员只能乖乖地站在后面,甚至需要前面的人传达才能知晓殿中发生了什么事。
    只是不论什么时候,大明官场都会讲究尊卑顺序,历来都是由当朝首辅和阁臣率先奏报,而后再是六部尚书等官员。
    “皇上,臣有本奏!”徐阶似乎早有准备般,当即便出列道。
    “徐阁……徐爱卿,请说!”隆庆帝显得有些紧张,声音微微颤抖地抬手道。
    这份紧张自然逃不过在场官员的眼睛,很多官员其实一直都在暗暗地观察着隆庆,认真地揣摩着皇上的性子。
    “皇上,原户部云南司主事建言冒犯大行皇帝,但其有忠贞之心,臣恳求皇上下旨释放海瑞,让其官复原职!”徐阶却是跪了下来,脸色显得万分恳求地道。
    林晧然若有所思地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