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一章 财之虑(第2/4页)  晚明枭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今年的国债你们多买点就行了,对了,趁这个机会,把银行和纸钞的概念推下去如何?”

    其实大明银行去年就开张了,但都怪太祖弄的大明宝钞太过深入人心,弄得跟津巴布韦币和金圆券似的,谁敢用。

    被摊派的那些大商家和工业主权当被朝廷剪羊毛了,真正交易的时候谁也不愿用这玩意结算,他们不用,老百姓就更不愿意用了。

    搞得银行是门可罗雀,存款的几乎没有,贷款的倒是有一些,跟个借贷机构似的,坏了账还得户部填窟窿。

    “这个”

    见马吉翔也拿不准,沐忠亮补一句道,“没什么可担心的,就说是我说的,保证不搞太祖那一套,硬币成色公道,纸钞真金白银,随时可以兑换,宋季不也这么干过么?”

    憋了半天,马吉翔才憋出一句,“不是我们不相信首辅,可您不超发,您之后呢?”

    “这”

    沐忠亮刚开始没反应过来,半晌才想明白。

    他们是怕自己和张居正一样,人亡政息,看见马吉翔目光中似乎带着一种莫名的期盼,他道,“我知道您的意思,可现在真的不是时候。”

    低声道,“忠不忠臣的先不说,各藩的反应,人心的向背,都是不可预料的。”

    “还有外头的思潮,黄梨洲和顾亭林鼓吹的虚君实相,你也不是不知道,这些都是我一手弄出来的,我要走到那个虚的位置上,虚一定会变实,实了想要再虚回来就难了,你懂吗?至少是现在,不行。”

    “老夫在朝中,怎能不懂,可是那些老财哪里知道这许多。”

    其实马吉翔心里也觉得现在这样挺好,没有皇帝帮倒忙,一帮官员不也把国家治理得挺好么。

    “这样吧,敬之你要是晋个王位,我就豁出老脸去说说。”

    沐忠亮权衡一下,各藩都是这王那王的名头,自己手下兵多将广,应该不算啥大事,“此小事尔,不仅如此,我还把币钞的章程写进大明律,这总可以了吧。”

    沐忠亮炮制个甚至有甚难的,不过温良恭俭让的沐忠亮就算是封王,也只不过借用了祖先的封号,黔宁王,这种二字封号比起“晋王”c“闽王”这种还是有差距的,因此看似也没掀起多大的风波。

    与此同时,取得了众多财阀的支持,长久以来仅仅是一块牌子的大明银行终于要开始大发神威了。

    当初开办银行时,张万祺劝过沐忠亮说时机尚未成熟,国库也不够丰盈,但沐忠亮始终坚持先把架子搭起来,谁知道什么时候机会就来了呢?

    这不,借着开战的东风,报纸连篇累牍,宣传战争国债,规定只能用法定货币购买。

    作为一个上升的经济体,国债的利率定的也不是太保守,还是挺诱人的,百姓们要是想买,怎么办?

    上银行先换了新币再买呗。

    这样平日里拒收或者贱收的新币也可以借此开始在市场中流通起来。

    国营私营的工厂商铺也可以照此办理。

    按照既定的章程,第一步就全发纸币肯定太过激进,还是以“一文”c“十文”c“一百文”乃至“一元”的金属货币为主,这些都是和以前的铜钱差不多的玩意,不过就是标注了价值而已。

    其中一文和十文就是块头不同的铜币,一百文和一元就是比例不同的银铅合金铸币,对于老百姓好似没多大差别。

    而所谓一元,就是五百文,含银量大概是以前的半两少点。一元往上就开始全部使用纸币,搭配着硬币一同流进市场。

    随着海贸发展和关税正常化,银子大量流入,连同国家抄没的大量地主老财的银子发到士兵和公务员手上,一起进入市场。

    同时铸炮铸钱以及其他的工业上的广泛应用消耗了大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