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章 乱局(第2/4页)  晚明枭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只识蛮干,你懂君子张弛之道么?”任国玺诘道,他和这个下属一向不对盘。

    眼看下边吵成一团,沐忠亮却在静静地看戏,这次会议不仅是要拍板一个方略,更看清现下越来复杂的朝局的机会。

    在刚才的发言里,王夫之还是旧式地主那一套,根据顾炎武的话,他似乎和李定国还有纠葛。

    而顾炎武明显就是那种天生的激进分子。

    至于马吉翔,也很好理解。

    作为工业党实际上的首领,他这个时候自然要说话。

    工业党是最支持土改的群体,要是让士绅复辟,人要都给地主弄去当佃农了,谁去给他们做工?谁又有闲钱去消费工业品?

    哪怕是赎买,朝廷给了钱,这帮士绅有了钱,都投进市场里,岂不凭空多出一帮人和他们分蛋糕?

    后面的吴克作为在改革中同样得益的百姓,眼下虽势弱,不得不依附工业党。

    但别看他们现在势弱,对面这一排军官,哪个不是平民出身的?除了黄士昌,恐怕都是。

    戏看得差不多了,这时候还是要出来压制一下。

    沐忠亮敲敲桌子,等他们住了嘴,才道,“够了!本次议题是北伐,不是伐不伐,而是怎么伐,伐不伐内阁已有定论,你们就事论事,不要偏题。”

    有些不耐烦,沐忠亮干脆点名,“效贤,户部钱粮你来报一下。”

    海起晏升任户部尚书,虽然他叔的产业在广东已经算是排的上号的了,但此人一向不偏不倚,还算客观中立,此时他说话,大伙的目光就都聚集到他了的身上。

    先是例行公事般长篇累牍的数据,最后他总结到,“以现有的军力,若开春出师,战线限于南直隶,此处水网密集,后勤的钱粮耗费可相应少些,当可支应年余,若要入中原,则有些勉强。”

    “这才是有建设性的意见嘛,”沐忠亮赞许道,“邓院长,军方这边不知怎么看?”

    “效贤所言有理,本次北伐,诸位将军和院里商议,一致认为收复江淮,配合海军守住半壁之局,夺去伪清菁华,我方再生息数年,届时光复华夏不过弹指尔。”

    沐忠亮的想法也是这样,不过他考虑的是先实现划江而治,局势稳定了,国内有些问题还是早解决早好。

    这不,问题来了,“朝廷此次出兵,何不让各藩出兵配合?如此胜算更大。”这是一位“闽选”的侍郎。

    “是啊,我等会中兄弟亦愿为国出力。”这是江西天地会,傅山的高徒叶常寿。

    其他各藩也嚷嚷起来,就连李福也说他爹想打湖北。

    “都莫急,”沐忠亮起身道,“诸位拳拳报国之心,本官心领了,本次北伐,朝廷作为主力,自是当仁不让,但各藩亦要为国出力,这是免不了的。”

    “邓院长,根据你们的方略,各藩是如何安排的?”

    “是这样的,”邓凯拄着拐杖起身道,“基于守江的方略,晋王并巩昌王所部,务必西进逼迫吴三桂,视其动向,如吴三桂冥顽不灵,则先夺云贵,随即入川,阻绝川兵顺江而下的可能。”

    “闽王所部,则进逼耿继茂与李率泰所在的福州,能攻则攻,不能配合浙东王启隆将军将其困在福建即可,临国公可佯攻襄阳,牵制武昌兵力,但要注意后路。”

    原本接受到命令,他们就该消停了,但沐忠亮知道没有这么简单。

    果不其然,董酉文接着就道:

    “首辅,闽地山多地少,百姓又颇遭迁界令荼毒,尚未恢复,守成已是不易,但朝廷若有令,我部自当万死不辞,但是朝廷若是能把枪炮的配额松动一些……”

    “笑话,钱粮不足让朝廷援助枪炮?你家百姓吃火药的吗?”马思良起身嗤笑,“况且漳泉的海贸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