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基山官道一(第1/3页)  浮生若梦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诗虽然出自元代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与故事中东晋晋成帝咸和七年相差甚远,但这句诗的最后一句却莫名响彻在一位正自赶路的青年心头。

    这一日已是清晨,正值初春,草长莺飞,薄雾晨曦之中仍有清凉萧瑟之意,只见在如今山东陵县基山官道上,一名身着青麻劲装的年轻汉子正在健步而行,只见这汉子布伐轻快,脚下生风,上身却是不紧不慢,显得从容自若,显然是身怀不弱的内家武功,这汉子剑眉星目,双眼颇为有神,不停的扫视这四周情况,眉目之间却流转着些许哀愁。

    “现在是三月十六,离开师门竟已一年有余了,此次和长离宫的联盟倒也顺畅,还求得了数枚八宝金身丹,掌门师父知道了定会大喜”

    这汉子便是当今天下五大武学名门正派之一的东海广桑派大弟子杨鼎寒,一年前杨鼎寒领广桑派掌门杨谦之命,独自一人南下,跋山涉水,寒冬酷暑,经过数月,来到南海长离宫,将杨谦联和两派的意图告知了长离宫宫主玄如子,玄如子本就和杨谦私交甚好,未曾迟疑便是答应了下来,还托付杨鼎寒将自己炼制数年的八宝金身丹转交给杨谦,以示友善。

    杨鼎寒虽也为师父高兴,但望着渺无人烟,枯草飞扬,不时出现累累尸骨的官道上,心中的悲哀之情却怎么也挥之不去。

    如今汉人势力在中原衰微,早已无力统治,不得已撤出了北方,可汉人朝廷走了,那些千万汉人百姓却无法跟随他们同去南方安居,便是滞留了下来,现在五胡肆虐中原,汉人自然成了刀俎上的鱼肉,胡人性情本就残暴,被汉人阻拦在长城以北数百年,心中积怨已久,数十年前八王之乱,司马氏互相攻杀,兄弟相残,以致朝纲混乱,不过几年,又有妖后贾南风霍乱天下,使得晋朝在北方势力被严重削弱,让的关外胡人是乘机大举南下,其中便是以匈奴,鲜卑,羯族最为势大,二十年前永嘉之乱,匈奴刘渊攻破洛阳,掳走怀帝,杀死王宫士族三万余人,平城之战歼灭晋军十万,短短几年,晋朝竟是失地千里,汉人百姓的生活,可真仿佛是被炭火烘烤一般

    “原本我汉人数量何止百倍于五胡,便是众人一口吐沫都可淹杀胡狗,只可惜自汉朝桓帝,灵帝以来,中原大地便是烽火缭绕,又有各路诸侯互相攻伐,好容易武帝开国,创立晋朝,本以为天下太平,结果不足二十年天下便又复混乱我们汉人现在已然不是人多势众的一方了”

    “只可惜师父告诫过我们弟子,不可插手这些否则唉我本是汉人却”

    想到这里,杨鼎寒心中好不懊恼,停将下来,重重地在地上踏上一脚,如今中原涂炭,赤地千里,广阔的大地上竟是难以找出一绺像样的炊烟,南方汉人朝廷虽也有过北伐之举,但最终都是以惨败告终,反而助长了胡人的残暴气焰,反观南方皇族世家,经过一系列的败仗,现在只想着偏安一隅,完全不思进取,想到这里,杨鼎寒更是气上加气,心中郁闷更是难平。

    “若是聚我广桑派近万弟子之力,在这东海尽可掀起大大的波浪,只可惜师父”想着想着,杨鼎寒竟是在心中微微的责怪起杨谦来了,但转瞬间杨鼎寒便被自己的想法给吓到了。

    “蠢货蠢货,怎么可以责怪师父大人,还有这种会令的本派同门死伤殆尽的可怖想法,实在蠢笨至极!”杨鼎寒不住的在心中责骂自己,骂自己愚笨至极,思想可笑。

    扑扑

    蛰地惊起,杨鼎寒身后东南角官道上忽然传来一阵阵凌乱的脚步声,渐渐靠近,人数似乎不少,杨鼎寒微微偏头,心思一凛,使出听音辨物的功夫来,随后便放下心来。

    “脚步杂乱,步伐轻浮,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