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穆水景贤义宗(第2/2页)  悯苍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景贤义宗今年原本没有溪塔的弟子名额。

    可是突然宗主劳师动众,非要派人到溪塔来,点名道姓要招收一个叫”蓝若凡”的孩子,顺便又多拨了一个名额,再捎带走一个好点儿的练武苗子。当然,宗主这样的决定对外界是秘而不宣的。只能对外宣称是通过公平测试选取弟子。

    镇区的弟子招收刚结束。两个年轻先生背着二百来斤的器材,走了二三十里山路,来到溪塔村。尽管行走山路艰难,两位先生却脸不红气不喘,安之若素。

    祠堂前广场人头攒动,都注视着空地中央两位先生从背囊里取出各式各样的零件,有条不紊,渐渐组装出一个丈五高造型奇特的机械,却不知道具体是何用处。只瞧得仔细,机械上装了一口海碗大小的青铜钟。

    机械组装完毕,其中一位黄姓嘴角两撇稀疏黄须的先生开口道:”各位乡亲,今年景贤义宗在溪塔村开设招收试点,只招收两名弟子,凡年龄在六岁到九岁之间的孩童都有报名参加选拔的资格。我们将根据综合测试成绩录取前两名。”声如洪钟,震耳欲聋。

    “孩子们需要住在宗里么”有家长关心地问到,但似乎这个问题是多余的,因为二三十里山路,又要修炼,肯定不能每日来回。他们只是在问自己是否决定了要让孩子独自在外生活。

    “孩子们会住在宗里,宗里有专门为弟子修建的屋舍。半个月会有三天假期,他们就可以回来了。”黄姓先生回答到。

    “两位先生好像还有很多信息没有告知我们。比如学费如何交。比如孩子要学习几年等等。我们要依据自身情况计算能否负担,才好决定是否让孩子报名。”又有乡亲问。

    “景贤义宗是义学,义学当然不收钱。”村长春生说。

    黄先生无奈叹息,详细解释道:”原本是无偿的。景贤义宗成立之初,一切全免,分文不收。不上十年,为支撑所有开销,宗主的个人积蓄几乎就烧光了。可宗门还是要继续为乡亲服务,后来找镇里的贤士乡绅筹了款,才得以维持。又有贤士出主意,说要做就应当要可持续地做。所以现在招收弟子也分交学费和不交学费两种。”

    “交学费,学费每年是五两银子。”

    黄先生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在村民中炸开了锅。”那么多””怎么可能有人支付得起”一两银子一千文,当时镇总董一个月的俸禄也就二三两银子,足够一家七口日子过得滋润,且有盈余。普通山村人家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收入支出未必能够存下五两银子。

    “交学费和不交学费,对弟子有什么区别吗”村民好奇地问。

    “交学费的学五年,不交学费学八年。”黄先生回答。

    村民更加疑惑不解了,怎么不交学费反而学得更多。

    “交学费的都是富家子弟。一般家中都有事业,五年艺成回家。长辈再带三年,看三年。不到二十就可以接手家族产业。”

    “不交学费,五年学艺,三年出力。学艺也是五年,只是还要给宗门的附属的一些产业出力,也算是实践学习,有学徒工资。这些事业是维持宗门运转的经济来源。八岁左右入宗,刚好行成人礼左右年纪就可以独立出来谋生了。”

    村民中窃窃私语,低声讨论,觉得可以理解和接受。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幸福的,应该没有家里人将孩子当劳动力不许上学的共鸣了我读书时却有同学如此只怕一些偏远地区,咱们看不到的地方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本章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