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章 夏金桂为什么非要置香菱于死地?(第1/3页)  石头记真相大揭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4香菱“香魂返故乡”

    吴本最让人激动的就是解开了所有判词的谜团,比如元春的“望家乡,路远山高”,王熙凤的“哭向金陵事更哀”香菱死后,那她如何“魂返故乡”的呢?癸酉本为我们解密了,这一段文字真看得令人唏嘘落泪。摘录如下:

    暂时说不到这里,且说香菱往太虚幻境销了号,警幻仙姑怜他一生遭际堪伤,许他魂归故里与母亲见上一面。香菱谢之不尽,飘飘荡荡往姑苏飞来,看见故乡富贵繁华,人烟熙熙攘攘,更是感叹。当年的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早已不复旧貌,又往大如州去寻母亲封氏。话说封氏在其兄封肃家勉强度日,这日同兄长往集市上买针线家用,忽见一美貌女子立于身旁含泪痴望与他,以为他在家受了父母的气,便要安慰他几句,却见姑娘泣道:“母亲竟把女儿忘了?”封氏诧然,香菱便要母亲看他眉间的胎记。封氏打量着,猛然想起昨晚丈夫给自己托梦说今日将与女儿团聚,如雷灌顶,不觉搂着女儿大哭起来。忽见封肃走来,见他二人相抱倾诉,不解发问,封氏便告诉他知道,封肃听罢也不禁泪落如雨。香菱泣道:“儿今生愚呆,只想待人诚直,便自有善报,却从不曾想世间有妒妇恶夫。儿只后悔心机独缺,落的薄命夭折,如今再多说也无益了!”封氏听了,痛惜伤心,要带女儿回家。无奈香菱身不由己,不能久待,说话间就要告别。封氏c封肃不忍分离,拉了衣裳不放,却见眼前一闪,女儿已不见了。两个仰天大哭,却是空空如也,那里还有半点形迹?

    (吴本第81回《惜昵近公子做良媒,讳笞罚丫鬟结恶党》)

    通行本里封肃是甄士隐的岳父,现在想来也有点疑惑,甄士隐出场已经是年过半百c膝下无子。几年后女儿英莲被拐子拐走,等到甄士隐去投奔封氏娘家时,甄士隐都将近六十岁了。那他的岳父还健在吗?而且封肃夫妇对甄士隐夫妇的态度也很不好,如果真是封氏的亲父母,想必不会对痛失爱女家道中落的女儿那么绝情。吴本81回告诉了我们真相,原来封肃是封氏的哥哥,是甄士隐的大舅子。大舅子见妹夫一家落魄投奔,难免会有所嫌弃,就算大舅子不嫌弃,嫂子也难免有怨言。这样前面的情节就合理得多。从这个小小的细节,可以看出吴本是比较早的本子,如果吴本真是拙劣的续作,干嘛自作主张改掉前面的人物关系设定?

    吴本(癸酉本)让每个角色死后都去太虚幻境销号,是不是有点像《封神演义》前往封神台报到的感觉?没错,《红楼梦》一开始就有个神话般的开头,有太虚幻境,有警幻仙子,有赤霞宫,有绛珠草,有开口说话能幻化成形的通灵宝玉吴本里后28回多次出现这些神话般的场景和人物,是合情合理的,反倒是高鹗的续本,后面完全没有神话的感觉,读起来完全变了味。这里是警幻仙姑见香菱身世可怜,特意允许她魂返故乡,与母亲见一面。于是才有了判词里的“香魂返故乡”。

    历史上的永历帝,也是客死异乡,只有魂儿能返故乡了。

    一

    3夏金桂为什么非要置于香菱死地

    吴本补遗文字告诉我们:香菱是被夏金桂亲手勒死的。薛家母女过来一看,脖子上还有勒痕,但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没有抓住现行。这一情节完全是影射吴三桂用弓弦勒死永历帝的史实了,难怪《红楼梦》到80回就突然断掉了,才有了高鹗从81回开始的续写。因为这样的故情节在当时太刺目了。

    对于夏金桂,这个人物实在令人费解:直到第79回才突然出场;第80回正式出场,就处处跟香菱过不去,一回功夫就将香菱整得病入膏肓;吴本81回就亲自把香菱勒死了。难道她真是地狱派来折磨香菱的使者?

    《红楼梦》里有四大泼妇:赵姨娘c秋桐c王熙凤和夏金桂,其他三人的泼辣狠毒,都有各自的理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