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56章 失传(第1/2页)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霍思宁这几个都是入世之人,哪里懂什么佛法,因此,他们对于释善大师所说的阿含部,都表现出一脸茫然的状态。

    但在一旁一直默默观察着老和尚的那位小师弟,却是身形骤僵,倏地就抬起头来,似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般。

    苏青青还在小声嘀咕:“原来不是《四十二章经》啊,真可惜,阿含部?好奇怪的名字,也不知道值不值钱?不过《四十二章经》这么有名,这个阿含部肯定是比不过《四十二章经》了。”

    苏青青自以为声音很小,谁知道那边站着的那位释善大师的小弟子耳朵很尖,一偏头正好就听到了她的这番话,顿时面色扭曲,破有些压抑不住心中的怒气:

    “你知道什么?!跟《阿含部》比,《四十二章经》算什么!”

    苏青青被这位小和尚骤然提高的音调给吓了一跳。

    那边释善大师忍不住皱眉,轻轻斥道:“弘元!”

    弘元大约是那位小和尚的法号,听到释善大师出声,哪怕老方丈的音调并不高,这位小和尚也是一脸的敬畏,忙收敛神色,重新站定,再不多嘴半句。

    但很显然,包括苏青青在内的几个人的好奇心都被调动起来了,霍思宁更是一脸的虚心求教的表情:

    “大师,我们都是与佛法无甚缘分之人,对佛学着实了解不多,能否请您说说《阿含部》的来历?”

    老和尚点了点头:

    “《阿含部》是对大藏经内小乘部经典的统称,南北传佛教说法各异,北传佛教谓长、中、杂、增一为四阿含,总称阿含部;南传佛教于四阿含之外,称杂部为为五阿含。”

    “刚刚这位小施主提到的《四十二章经》,其实就是从《阿含部》之中提炼出来的,因北传佛教四部阿含篇幅很长,后传入华国西域,由迦叶摩腾、竺法兰汉译而成。”

    “因此,可以说,《阿含部》乃是母本,《四十二章经》不过是基于其基础上做的一些经文摘抄。”

    “《阿含部》分四分四诵,是记载原始佛教教义的重要典籍,在印度佛教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其梵本属法藏部,原本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失传,只在近代曾经有人在中亚发现了部分梵本残片,目前存世的各经多是拼凑的残卷,完整的经文早已无可稽考。”

    老和尚说这话的时候,表情依然是十分淡定自若,看起来并没有过于激动的情绪。

    但霍思宁却已经从刚刚释善大师的话里面听出了意思:

    “失传?您是说,这些箱子里面的经文,就是早已经失传的梵文原本《阿含部》?”

    老和尚点点头又摇摇头:

    “我只能通过内容来判断,这上面的经文,确实是《阿含部》的内容,因为残本我在其他藏经阁看到过,但我不能肯定,这就是原本。但如果谢老弟能够确认这些竹简的确是来自东汉的尺牍的话,那我有九成的把握,这就是目前佛学界正苦心孤诣地寻找并希望复原的《阿含部》原本经文。”

    霍思宁:……

    这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谁知道就这么十几箱不起眼的竹简,居然来历这么夸张。

    哪怕这释善和尚没有给她百分百肯定的答复,但霍思宁心里已经有底了。

    印度也是经历过很多朝代变迁,佛教历经几千年演变,衍生出来的佛学经文和艺术数不胜数,但霍思宁心里却很清楚,原本经文就像是一种起源,是佛教无法撇开和摒弃的东西,这个东西的重要性,不亚于华国历代传承下来的传国玉玺。

    但现在,就连印度这个佛教大本营,都没有《阿含部》原本经文的完整版,结果她的手上却无端端弄回来了十几箱,这让霍思宁真是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会儿的心情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