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51章 四十二章经(第1/2页)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第1章沉尸海底第2851章四十二章经可是,霍思宁却不像苏青青钟小幺这几个这么乐观和迷茫,在看到这竹简上的字迹之后,她的脸色已经沉了下来,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郑重。

    看样子,她又要给周世涛那边打电话了。

    看出来霍思宁的脸色不对,越姝雯察觉到不对劲,忍不住问道:“宁宁,怎么了?这东西很贵重?”

    霍思宁点了点头:“这是梵文。”

    “梵文?就是印度语?”越姝雯似懂非懂,“宁宁你还懂印度语啊?这上面写的啥,很重要吗?”

    霍思宁摇了摇头:“我也不懂,但有一点我知道,这一箱子竹简,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具体什么年代我不能确定,但最起码也有一千七八百年了。”

    听到霍思宁这话,越姝雯跟钟小幺两人齐齐张大了嘴巴。

    而一旁的苏青青脑子里有什么一闪而过,下意识地就抬起头来,惊愕地瞪着霍思宁:

    “东汉?梵文?那不是……”

    后面的话苏青青没说出来,但霍思宁已经知道,苏青青跟她想到一块儿去了。

    “对,《善见律毗婆沙》里面曾经有过记述,在阿育王时代,佛教第三次结集后,曾派大德摩诃勒弃多至臾那世界;派末世摩至雪山边国;高僧善见至大支那弘法。”

    “阿育王时代,正是华国的东汉时期,也就是公元前后,佛教跟佛教艺术传入华国西域河西走廊一带。”

    “华国的学生学习的历史书上应该也有过这方面知识的涉及,梁代慧皎《高僧传》上面记载,汉明帝时期,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以白马驮经像来华,汉明帝为纪念白马驮经,将这两梵僧所住的鸿胪寺改名为‘白马寺’,成为中国第一座佛寺。”

    “这些梵僧就是通过丝路将经文带入西域的,但因为当时的文化阻隔,传入西域的佛教文明,都是以梵文为主,后来迦叶摩腾与竺法兰在华国致力于传经,历经辗转磨练,才终于将其带来的经文翻译成为华文。”

    “这一卷合译出来的经文,就是华国的第一部汉译佛经,它的名字想来你们应该也听说过名字,虽然可能是从某本武侠里面得知的,但一定耳熟能详家喻户晓。”

    见霍思宁又开始卖关子,苏青青下意识地就挠了挠后脑勺,她对一些大的历史知识还是很了解的,但是这些细枝末节,她就是真的完全不通了,忍不住急切地问道:

    “是什么是什么,你快说啊,你不说我们怎么知道你说的是哪个?”

    霍思宁瞥了苏青青一眼,笑了笑:“就是《鹿鼎记》里面提到过的《四十二章经》。”

    苏青青一怔,紧接着就忍不住笑起来:“哈哈,原来是这个,难怪你说家喻户晓!《四十二章经》不就是那韦小宝找到龙脉的那本秘笈吗?难道这箱子里装着的,就是《四十二章经》的梵文版本?”

    霍思宁摇了摇头,苦笑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我说了我也不认识梵文,但我学的就是古董鉴别,对古籍也是有一定的涉猎的。”

    “这个竹简的制式方法,包括麻绳的系法,还有这竹简上的釉色等等,都是有时间沉淀的,我是从这些特征来判断这批竹简的时间年限的,所以只能猜个大概。”

    “不过,如果追溯一千七八百年的话,那个时候丝绸之路盛行,所以其他的古印度文明通过河西走廊流入到华国来也不是不可能,所以这些竹简记载的到底是佛经,还是别的梵文古籍,我也不确定。”

    “但我也跟你一样,还是更偏向这箱子里,就是正经的梵文佛经,毕竟,如果是别的古籍,那些侵华军,应该不至于这样大张旗鼓地从华国给偷盗回去。”

    “如果这些是当初东汉年间传入华国的佛经,那这东西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