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章 危机四伏(第2/4页)  凉州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前的这个县司马,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啊。遥想四年前,他只不过是一介小小的骑卒百人将。自己甚至连正眼都不会去瞧他。他这号官职的官佐,在军中简直不要太多。然而时至今日,兵败北返的自己,竟然还要在此人的奋战之下才能得以从容生还。

    韩璞被李延炤几句话顶得无言以对。在他的设想之中,自金城直至姑臧这一线,历来便是凉州统治的重中之重。虽然握着凉州最肥沃地区与产马之地的枹罕西平一线,作为凉州的经济核心也很重要。然而作为维护统治的核心地域以及州治所在地,金城至姑臧一线的重要性也绝非枹罕至西平一线可比。

    但时至今日,这一线的军事力量,随着州治精锐在沃干岭的惨败已弱化得不及昔日十分之一。倘若刘胤绕道偷袭,不论他如何抉择,州治都几乎无法拼凑出足够强大的军队来将其击败了。

    李延炤的咆哮,在韩璞心中敲响了警钟。然而这位新败之将,对于此种情况也是毫无解决的办法。

    “李司马计将何出?”一筹莫展之下,韩璞只得万般无奈地问出这个问题。在李延炤看来,问出这种话,对于将帅来说已是一种难言的耻辱。一名将领在战场上打了败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劣形势,他却没有一个稳妥而可靠的解决方法。

    “令居地广武南侧,实乃咽喉之地。倘若我等仍徜徉在此,一俟刘胤领军速克令居,则归途断绝,后援不继。况州中形势,必将急转直下。届时,我等无非一些可有可无弃卒。”李延炤的声音冷冰冰的,阐述的,却是令人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

    “而我率下军卒,如今尚不满千。即使加上流民辅兵,也不足两千。若对阵刘胤万余大军,即使凭城据守,也万难久守。”

    李延炤抬头望向韩璞:“如今之计,唯有坚守令居,挫敌锋芒。待州治调集各郡县精锐,待敌疲惫之时,一举将其击败。令居距狄道百里之遥,且有大河天险予以阻隔。刘胤兵败,则势难折返。若其大部没于此处,我便可由此良机转守为攻,进据陇西”

    “惟愿督护留下所部,供我调遣。若麾下有三千卒,必凭令居坚城而守,势不让虏贼越过一步!”

    韩璞呆呆地望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如今,他已是终于明白,为什么此人数年前还只是一介小小的骑卒百人长,而今日却与自己恍若云泥之别了。

    正是这种百折不挠,任何恶劣情况下都能想出办法来应对的品性,使他一步一步向上走。在这个恶劣的环境下屡屡从众多平凡将佐之间脱颖而出。或许他心中认定的主意,未必是最好的,最稳妥的,或是最能够解开当下困局的主意。不过比起自己一败涂地之后脑袋空空,若不是那些忠心的部曲家兵一路护持着,便走不回来的情况,却无疑要好上太多。

    “我曾自恃甚高,然自沃干岭之后,方知是我优柔寡断,畏缩不前害死了千万属下。今日于此地听闻定东高论,方才明了我差在何处”

    听着韩璞的感慨,李延炤却是不以为然地撇撇嘴。心道早知这样,当初又是何必。辛岩早就言道我众敌寡,正当集大兵犁庭扫穴之时,却力排众议,距垒不出。遭逢此等惨败,变也是不足为奇了。

    “然我麾下溃卒逃生至此,已是了无战心。若定东尚觉他们仍可为你所用,不妨召而帅之。”韩璞幽幽地说完这段话,便起身向着那些被令居县兵围拢在当中的昔日部下而去。

    “韩督护,不知你却欲往何方?此时返归,必难逃败军之罪。何不暂且留驻令居,待他日大败刘胤之时,再从容返归呢?”

    韩璞顿住身形,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回头道:“败军之责,总须有人来担。此次惨败,皆系我一人造成。我不担,谁来担?”

    临了,韩璞又有些落寞地望向李延炤道:“定东运筹帷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