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四章 诸刃长刀(第1/3页)  凉州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凉州辞最新章节!

    在李延炤的认知中,不将李良这种技术骨干纳入升迁贬谪,本就是应有之义。他内心中所想,即使是当下便将这工坊内所有其余工匠弄走,他都不感到心痛。但若是李良因为升迁、贬谪不当而怀恨在心,或者消极怠工,或者一走了之。对令居县这座工坊所带来的影响,都是毁灭性的。

    这等技艺精湛的技术骨干,是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经验所磨砺促成的。若李良不在,李延炤也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立即找到一个能够替代李良的技术骨干来。这样一来,令居县工坊的工作效率或是产出成品的质量都将大打折扣。这对于李延炤这个分秒必争的人来说,完全是一笔可以避免的无法估量的损失。

    既然如今灌钢之法已成,首当其冲的便是新制军械兵甲的打造。关于这一点,李延炤更是丝毫都不会含糊。反正之前,工坊中已经用那些郡府发卖的生铁打造了足够的农具,并供应了县中开垦荒地的流民。秋播工作也渐渐趋于尾声。因此用这些批量制造的钢铁来打造兵甲武器,几乎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令居县作为一支县兵,主业镇守县城,副业治安缉盗。军队所装备的武器之中,缺乏有力的远程投射武器和长杆兵器。军卒武器多以环首刀为主。即使各队之中有少数一部分人背负弓箭,也皆是射不远的软弓。先前在金城大营之中时候,这支县兵便已经暴露出了这个严峻的问题。

    远程不给力,冲近了又没有长枪大刀。待得真到了面贴面拔刀生死相搏的境地,这些县兵又完全拼不过那些彪悍的匈奴人。即便是处在营墙上,占据地利,也常常两三个人才能换对面一个。县中人口又不多,若再次发生战争,这种战损比,几乎完全是不能够接受的。

    要改变这种情况,当务之急便是整顿武备。反正如今可以量产含碳量足够的优质钢铁,因此整顿武备,锻铸兵甲刀剑,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辛彦那里从贩马之中得到了一些好处,加之李延炤对其也是恭敬有加。个人虚荣心也得到了一些小小的满足,又有好处拿。加之临来令居之前,他叔父辛翳对他的叮嘱,使得他对李延炤这些安排基本不去过问。

    反正如今县府中事,也由李延炤带来客串书吏的那些军将在他的指挥授意下安排得井井有条。屁点大一个小县,混混资历而已,谁还能折腾出多大的动静!

    辛彦这边心甘情愿地当了一个甩手掌柜,虽然此举也正合李延炤的心意,然而他却并未得意忘形。不管他自己想要搞什么动作,都是事无巨细地向辛彦请示汇报。毕竟辛翳派了自己的亲信子侄来令居任县令,除去协助他,让令居本地那些士族地头蛇投鼠忌器之外,又何尝不是一种监视与防备!

    毕竟辛翳虽然在治功上略有欠缺,然而能做到一郡长官这个位置,又哪会是一个听凭别人摆布的善茬!先前李延炤身份低微,虽有才具,不过在郡兵之中任职,对辛翳来说倒也算是方便控制,完全可以如臂指使。

    然而派出来独领一县之兵,张县令对县中繁杂事务头疼不已,弃官而走。李延炤便有此等魄力将县中一应事务揽下,并将其梳理得井井有条,这种决断和魄力,又怎能让他人不心生防备?虽然目前表面上看上去他仍算是恭顺,不过若是他日羽翼渐丰,尾大不掉,又如何处之?

    虽然辛翳派来子侄辛彦,有这层防备监视之意。不过李延炤心中倒也如同明镜,对这一应局势也是看得分明。在与辛彦的相处之中,不论私交还是公事,都是礼敬有加。也使得辛彦对其渐渐放心了起来。加之李延炤接掌县府事务,直至现在。所谋之利,也是同辛彦共享之。如此行事之下,端得是令辛氏挑不出任何问题。李延炤门儿清地抱着辛氏这棵大树,既好乘凉,也方便了自己行事,何乐不为?

    如今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