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五章 血书劝谏(上)(第1/2页)  凉州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凉州辞最新章节!

    李延昭迈步进入正堂,正遇到几案后的太守急匆匆地起身,而后上前来扯住他的衣袖,神色惶急,仿佛有道不尽的千言万语。

    过了几息功夫,太守才发觉了自己的失态,于是赶忙放开手。大袖一挥,指着一旁的一张蒲团道:“延昭,快请坐!”

    李延昭也从太守急迫的神情中发觉了一丝不同寻常,于是便未急着入座,而是深施一礼道:“府君可是遇到什么难以决断之事?为何显得如此急切?”

    太守闻言,面上现出一副哭笑不得的神情。他又转身拉着李延昭到蒲团那里,见李延昭跪坐下去方才言道:“刘曜已遣使前来。我已派人护送前去姑臧了!”

    李延昭听闻这个爆炸性的消息,心中大吃一惊,连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他沉默了半晌,而后问道:“府君可知,伪赵遣使的来意?”

    辛翳皱眉点点头:“虽然具体为何,我是不知。不过这个光景前来,我倒可以估摸一二。多半是来谈和的吧?”

    李延昭神色沉重地点点头,又问道:“赵使是哪一天抵达我郡的?”

    辛翳仰起头,回想了一下,道:“前日。赵使前日由金城郡中武吏护送前来我郡。而后我遣使送往州治。”

    李延昭点点头,道:“这么说,这位赵使,现在多半已在州治中面谒使君了?”

    辛翳站在堂中,眼神微眯,陷入沉思之中。李延昭亦是在心中思考着此时遣使的深意,以及应当采取的应对等等。想了片刻,抬头问道:“辛府君,金城一线最近的战报是何时发来的?”

    辛翳快步走回几案前,而后从几案上翻找一番,随即抽出几张军报,递给李延昭,道:“上前日,金城郡以及北岸大营均遭到赵军猛攻一日,未克。昨日晨,晋兴郡援军三千人昼夜兼程抵达金城,而后一分为二,分别入驻金城郡城与北岸大营。”

    李延昭连连点头:“也就是说,赵使出发之后,赵军已不再进攻,是吗?”

    辛翳仔细回想了一番,而后点头答道:“正是如此。从前日赵使抵达之后,便再无战事军报传来。”

    李延昭拿着那几张军报看了看。满篇皆是不堪重负阖城死战之词,显然张阆与韩宁二人,皆是陷于无以为继的境地。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赵使前来,也可以算作是一件好事。毕竟赵使如今在凉州境内,金城一线的赵军皆不敢轻举妄动。张阆与韩宁两人,应该能得到一段宝贵的喘息机会。不管张使君与赵使的谈判结果如何,得到了晋兴郡援兵的他们二人,应该都足以积蓄足够的力量,从容应对接下来可能的进攻。

    “延昭以为如何?”辛翳坐回到几案后平静地问道。他看着他面前这个正在深思熟虑的年轻人,仿佛就有了主心骨一般,这个人似乎遇到任何事情,都会有自己的主意。而他对于这些纷繁复杂的军政事务,也仿佛总能切中要害。这也使得辛翳对此感到老怀快慰。

    李延昭沉吟片刻,在堂内踱了几步,而后缓缓开口道:“此时答应伪赵和议,不是一个明智决定。”

    辛翳目光炯炯地盯着李延昭,等待着他的下文。

    “两军在金城一线消耗拉锯,已有月余。刘岳所部数番猛攻,却都已被张使君与韩都护力战所阻,滞于城下,不得寸进。前番陈护军又募发氐羌之众,袭击赵军粮草辎重,迫使其不得不分兵护卫。加之如今尚未到秋收之时,即使赵军国内存粮,也是有限。根本不足以支撑如此庞大的大军长久作战……鏖战月余,前方赵军已是显露疲态,虽然兵力仍是雄厚,然而在士气衰弱,粮草不继之下,已是难堪再战。”

    辛翳点点头,道:“虽然如此,可我军损耗,也是不轻啊……”

    “府君,虽然我军损失不轻。不过金城与大营占据大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