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城郡下(第2/3页)  凉州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措手不及。

    派出汇报情况的军卒之后,董亮便只留一人在山头,而后他自率余人下山,找回各自军马,而后打马出谷,根据山顶士卒的指示,出谷绕行,而后潜伏在南侧谷地左近的一片林中,准备对这支来历不明,敌友不辨的军队遂行跟踪监视之责。

    说是敌友不辨,乃是因为董亮观这支军队衣甲残破,而且士卒精神萎靡不振。显然不久前方历战阵。若此军为敌,显然不太可能。刘赵此次大举西征,参与其中的刘赵将领,不论刘曜,还是刘贡、石武、平先等,皆是赵军之中老将,又怎会令一支军旅不振,衣甲不整的军队来担当攻略金城的先锋呢?

    然而若说此军为友,董亮却也并不能确定。此时友军要么在冀城与桑壁。大抵还在艰苦的守城。而其余友军,更是未闻有之。

    董亮等待了半个多时辰,看着那支军队行出谷口。他静静地潜伏在百步之外,那些兵卒,便纷纷自他面前不远而过。

    从他们漠然的神色,踉跄而虚浮的脚步之中,董亮已经看出,这支军队,必然是一支历经苦战,而后又败退至此的军队。

    这支军队似乎已丧失了灵魂与信仰,所有人都只是在木然地赶路。他们或许压根不知他们此刻赶路的意义是什么,只知不要停下脚步,一直跟着前方同泽的脚步前行,直至行到此次的终点,去接受他们未知的命运。

    董亮待这支队伍行远,至五里之外,方才起身招呼自己部下,各自上马跟踪监视。

    骑卒们远远地吊在那支来历不明的军队身后,过了约莫个把时辰,已行出六七十里的刘季武方才率部气喘吁吁地返回。

    与董亮会合之后,刘季武听其描述一番,心中也是疑惑。忙纵马上前,而后弃马爬上了一个小小山坡,向那支行进中的大军观望了一番。而后下山走到董亮面前,摇了摇头,显然刘季武对这支军队的来历,也是不甚明了。

    两人率部又跟随那支军队行了约莫十余里,刘季武方才响起了什么,而后回身,令自己部下的数名什长率部,再向山中要道,以及几条干道之中派出了哨骑。

    刘季武已是将这些士卒的来历,看出了些许端倪。他观这些士卒行止,思虑半晌,终是基本确定,这些士卒,便是之前转战陇西的陈安余部。

    念及陈安余部溃逃过程中,定然有赵军尾追,因此刘季武也是不敢怠慢,连忙派出部下骑卒前去各山谷要道以及干道之上,查探刘赵军队的行迹。

    骑卒们远远跟着那支陈安余部,直行至日近黄昏,方才到达南岸金城郡左近。

    刘季武远远地看到,当那支残卒出现之时,高耸入云的金城郡城墙上,出现了一批持弓弩的金城军士卒。他们握紧手中弓弩,弓臂前端,探出一截闪着幽幽寒光的三翼箭镞。

    与此同时,听闻董亮回报的金城大营,也是派出一千余步卒与弩手,背靠大河,在河滩之前不远,列好阵势严阵以待。

    大河北岸,营中所余的两千余士卒,也尽皆是跃跃欲试姿态,仿佛随时准备渡过浮桥,支援南岸的袍泽。

    远远望到金城城头“张”字大旗的陈安余部们,本来皆是松了一口气,然而当行至近前,望向城头与河滩前,那些严阵以待的凉州兵,和纷纷指向他们的锋利箭镞,这些死里逃生的军卒们,开始乱糟糟地嚷嚷叫喊起来。混乱与绝望的情绪,攫住了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

    望着城头女墙,以及河滩之上静静地指向自己的箭镞,这支残卒中那位领头的将军,终究是悲从心起。他仰天痛呼道:“文元!你可曾见?早知如此,何必阻拦我死战?”

    而后那将军面色悲戚,缓缓出阵行至金城郡下,将手中枪斜插于地,而后又弃了腰间弓刀,以示自己并无敌意。他仰头对城头高喊:“张府君何在?我等死里逃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