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剑术、铁人实手流剑术、中条流平法、天流兵法剑术、神传流击剑等。
日本武士必须常年佩刀,刀不离身,故在所有的古武术门类中,剑术是武士必须掌握、流传也最为普及的武艺技法之一。剑术在古时又称剑法、击剑、平法、兵法、小兵法、刀法、太刀打等。明治以后始称剑道。日本古流剑术包括使用太刀﹙佩带时刀刃向下﹚、打刀﹙佩带时刀刃向上﹚、小太刀等武器的技术。
其内容有使用一刀(单刀)的太刀术、小太刀术;使用长、短二刀(即同时使用大、小太刀的双刀术,日本古流剑术中双刀技法都被称之为“二刀流”,流派有宫本武藏的二天一流)的正二刀术﹙右手拿大太刀,左手拿小太刀﹚、逆二刀术﹙右手拿小太刀,左手拿大太刀﹚,双手都持大太刀的二刀术﹙如琉球王家秘传武术本部御殿手、大东流合气武术等﹚及小太刀二刀术﹙如天道流、柳生心眼流等﹚等各种各样的剑术技法。其中包含刺眼、撩阴和斩击对手颈动脉等危险的招数,平常主要以形﹙套路﹚的练习为主。
而日本剑术在张嘉师所在的后世,事实上已经走向没落。这一点主要还是因为废刀令的出现。
1873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征兵令”,对兵役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3年义务兵役制,全民皆兵,每一个人都成了武士。改革使武士们一下子失去了工作。对不工作的人,政府自然就没有必要再发给薪俸了。这就是“秩禄处分”,秩禄是俸禄,处分是去除。
废刀令,1871年明治政府继1870年禁止一般人带刀之后,又公布武士禁止带刀。刀,对于武士来说是一种象征,一种荣誉,是生命的一部分。为了荣誉可以战死,可以自杀,现在连刀都不让带了,怎么战死,怎么自杀呢?
工作没有了,自杀又找不到工具,武士们的愤懑(音贺地区士族发生叛乱,史称“佐贺之乱”。1876年10月24日熊本地区士族发生叛乱,史称“神风连之乱”。1876年10月27日福冈秋月地区士族发生叛乱,史称“秋月之乱”。1876年10月28日山口萩地区士族发生叛乱,史称“萩之乱”。一连串的士族叛乱,最终导致日本历史最大的一次内战,西南战争。
而除了废刀令之外,张嘉师在穿越之前了解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很多人都对日本刀有一些误解:
误会一:中国大刀专克武士刀。
其实这一认识很诡异。先不说这种认识是谁、靠什么途径传达给我们的,但是在相当范围内无疑是成功的!
“大刀砍鬼子的三八大盖像劈柴”,还有“会用刀的小鬼子出刀快、不要命,必须躲过第一刀”等等——这明显的指出了即使是大刀兵,都不会轻视使用日本刀的日本兵。
误会二:武士刀容易被劈断。
大刀相对来说其实更脆……很多人觉得武士刀硬度高所以脆,其实不论是夹钢的“四方咭”,还是包钢的“卷合”“五枚合”,都是软中带硬、刚柔相济的。人站在身上将刀身压成40°都不会崩断,柔韧度和双手剑的最高杰作“汉剑”不相上下。
武士刀硬,是将“好钢用在了刀口上”——武士刀的刀锋和刀刃用的是一条叫“刃金”的最上等的“美隆传”玉钢锻造而成(夹钢造),切金断玉如剁泥沙,有“刃金之谜”的说法。
误会三:日本刀第二刀出刀慢:
确实会以“急速”斩出第二刀、第三刀的剑客不多,不过并不是没有。战争中,要求训练很多剑客,所以不太要求质量——是“量产型”;现实中,各门派都有能迅速、连续出刀的高手——都是由师傅精心雕琢出来的“定制型”。
这一个情况说明了在一些高手的手上,日本刀的劈砍速度是非常快的。
误会四:拔刀斩人术的原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