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九二章 诸子百家十二派 30(第1/4页)  定秦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唐朝外族藩将,以及大量编入外族人员组成军队,正好是《李卫公问对》所提及的重点之一。『言情首发『言情首发【大、书、包、小、说、网.】而在这个基础上,唐朝在府兵制度完全败坏之后,正式推行募兵制度,可以说有着相当深厚的关联。

    而这一点,也说明了兵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因应环境的发展而进行相应的变化。

    在《李卫公问对》当中,多次提及到一本书,那就是曹操的《孟德新书》:

    太宗曰:“奇正素分之欤,临时制之欤?”

    靖曰:“按曹公《新书》曰:‘己二而敌一,则一术为正,一术为奇;己五而敌一。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此言大略耳。唯孙武云:‘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奇正相生,如循还之无端,孰能穷之?’斯得之矣,安有素分之邪?若士卒未习吾法,偏裨未熟吾令,则必为之二术。教战时,各认旗鼓,迭相分合,故曰分合之变,此教战之术耳。教阅既成,众知吾法,然后如驱群羊,由将所指,孰分奇正之别哉?孙武所谓‘形人而我无形’。此乃奇正之极致。是以素分者教阅也,临时制变者不可胜穷也。”

    太宗曰:“深乎,深乎!曹公必知之矣。但《新书》所以授诸将而已,非奇正本法。”

    太宗曰:“曹公云‘奇兵旁击’,卿谓若何?”

    靖曰:“臣按曹公注《孙子》曰:‘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此说与旁击之说异也。臣愚谓大众所合为正,将所自出为奇,乌有先后、旁击之拘哉?”

    太宗曰:“吾之正,使敌视以为奇;吾之奇,使敌视以为正;斯所谓‘形人者’欤?以奇为正,以正为奇,变化莫测,斯所谓‘无形者’欤?”

    靖再拜曰:“陛下神圣,迥出古人。非臣所及。”

    ……

    太宗曰:“春秋荀吴伐狄,毁车为行,亦正兵欤,奇兵欤?”

    靖曰:“荀吴用车法耳,虽舍车而法在其中焉。一为左角,一为右角,一为前拒。分为三队,此一乘法也。千万乘皆然。臣按曹公《新书》云:攻车七十五人,前拒一队,左右角二队,守车一队,炊子十人,守装五人,厩养五人,樵汲五人,共二十五人。攻守二乘。凡百人。兴兵十万,用车千乘,轻重二千,此大率荀吴之旧法也。又观汉魏之间军制:五车为队,仆射一人;十车为师,率长一人;凡车千乘,将吏二人。多多仿此。臣以今法参用之:则跳荡。骑兵也;战锋队,步、骑相半也;驻队,兼车乘而出也。臣西讨突厥,越险数千里,此制未尝敢易。盖古法节制,信可重也。”

    ……

    太宗曰:《曹公新书》云:“作陈对敌。必先立表,引兵就表而陈。一部受敌,余部不进救者斩。”此何术乎?

    靖曰:临敌立表非也,此但教战时法尔。古人善用兵者,教正不教奇,驱众若驱羊群,与之进。与之退,不知所之也。曹公骄而好胜,当时诸将奉《新书》者,莫敢攻其短。且临敌立表,无乃晚乎?臣窃观陛下所制破陈乐舞,前出四表,后缀八幡,左右折旋,起步金鼓,各有其节,此即八陈图四头八尾之制也。人间但见乐舞之盛,岂有知军容如斯焉!

    太宗曰:昔汉高帝定天下,歌云“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盖兵法可以意授,不可以言传。朕为破陈乐舞,唯卿已晓其表矣,后世其知我不苟作也。

    太宗曰:曹公有战骑、蹈骑、游骑,今马军何等比乎?

    靖曰:臣案《新书》云:战骑居前,蹈骑居中,游骑居后。如此则是各立名号,分类三等尔。大抵骑兵八马当车徒二十四人;二十四骑当车徒七十二人,此古制也。车徒常教以正,骑队常教以奇。据曹公前后及中分为三复,不言两厢,举一端言也。后人不晓三复之义,则战骑必前于蹈骑、游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