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 大朝会 17(第1/4页)  定秦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_t;“劣币驱逐良币”,在历史上是一种来源悠久的现象。

    以后世的相应说法而言,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中一个古老的原理,它说的是铸币流通时代,在银和金同为本位货币的情况下,一国要为金币和银币之间规定价值比率,并按照这一比率无限制地自由买卖金银,金币和银币可以同时流通。

    由于金和银本身的价值是变动的,这种金属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动与两者兑换比率相对保持不变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使复本位制无法实现。比如说当金和银的兑换比率是1:15,当银由于银的开采成本降低而最后其价值降低时,人们就按上述比率用银兑换金,将其贮藏,最后使银充斥于货币流通,排斥了金。如果相反即银的价值上升而金的价值降低,人们就会用金按上述比例兑换银,将银贮藏,流通中就只会是金币。这就是说,实际价值较高的“良币”渐渐为人们所贮存离开流通市场,使得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充斥市场。

    这一现象最早被英国的财政大臣格雷欣(1533-1603)所发现,故称之为“格雷欣现象”。

    但是么,在中国古代的币制历史当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主要来源于敌对势力或者是民间私自铸造的钱币在该国家控制区大量流通,而国家大量发行成色不足的钱币,而市场却不得不接受这一种情况,同样也是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典型体现。

    格雷欣法则实现要具备如下条件:劣币和良币同时都为法定货币;两种货币有一定法定比率;两种货币的总和必须超过社会所需的货币量。

    这一种情况,在很多情况下都会成立,尤其是古代,民间私自铸造的劣质钱币一旦有大量流通的基础或者是以及大量流通,那么就不是一个国家所能够轻易控制这种影响了。

    在西汉时期,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事实上已经出现端倪,其中以邓通以及吴王刘濞的相应记载可见一斑。

    邓通,蜀郡南安人,汉文帝男宠,凭借与汉文帝的亲密关系,依靠当时铸钱业,广开铜矿,富甲天下。

    有一天,文帝命令许负为邓通相面。许负说:“邓通的命会穷困饿死。”文帝说:“能使邓通富有的在于我,怎么说他会贫困呢?”于是将邓通家乡附近的大小铜山都赏赐给他,准许他铸钱。

    邓通被文帝赏赐了家乡的大小铜山用来铸钱的消息传到老家后,亲朋邻里奔走相告。年已古稀的父亲十分感念皇上的恩德,带领几个女儿和女婿雇工匠在铜山一带采铜、烧炭、铸钱,严格遵照邓通的嘱咐,每一个钱都要精工细作,又从不在铸钱时掺杂铅、铁而取巧谋利,因而制作出的邓通钱光泽亮,分量足,厚薄匀,质地纯。上自王公大臣,中至豪商巨贾,下到贩夫走卒,无不喜爱邓通钱。吴国钱以发行量大占优势,邓通钱以质地优良取胜。这一时期,吴国与邓通所铸的钱币流遍全国。

    从这样的记载当中可以看到的是,邓通所铸造的货币,居然是比起西汉政权官方发行的铜钱更加让人接受。

    但是从记载的一些细节当中可以看到,当其时的铜钱已经出现了在在铸钱时掺杂铅、铁而取巧谋利的现象。

    这一个情况也就是说,也就是当其时流通的货币当中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劣币,所以邓通钱才能够如此受到欢迎。

    而吴王刘濞的记载,则是也可以看见劣币的相应踪迹:

    刘濞(前216年-前154年),沛郡丰邑(今徐州丰县)人,汉高祖刘邦之侄,西汉诸侯王。

    吴国的豫章郡有出产铜的矿山。刘濞就招募天下亡命之徒来此偷偷铸钱,并在东边煮海水为盐。因为不纳税,吴国的资财非常富有。

    刘濞的铸造铜钱性质如何,史书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其财产是私自铸造钱币以及贩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