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五章 前俯后仰(第1/3页)  纵兵夺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次日一早,兵马拔营而起,燕北远远地见到郭图乌黑的眼圈什么都没说,等军队在官道上铺开,才在战车上与郭嘉笑作一团。

    看郭图这副模样他们就知道,这事儿多半是成了!

    往后一连数日,燕北再不提饮酒,郭图也再没机会见到燕北。尽管他心心念念着急切想要与燕北座谈,旁敲侧引地想要借助三寸不烂之舌把话题引到自己心头疑惑之处。

    可燕北偏偏不在他最急切的时候同他对话。

    这太残忍了。

    素利曾经告诉过燕北,草原上人们驯养雄鹰,他们驯养的手段中便有一词名叫‘熬鹰’。

    不让他踏踏实实睡觉,白天照样骑马赶路,虽然给他好吃好喝伺候着规格合乎于礼仪,但却让他想着盼着,就不让他得到最渴望的消息。

    熬着他,等他耐不住了……这人的脑袋啊,再多机灵劲,不缓缓也使不出来!

    七月起头,燕北的兵马终于进了幽州地界,从沿海传回消息的士卒告知燕北,田豫已率领船队休息于海外岛边,战船避开入海口的漩涡与暗礁,并未遭到损坏,等这个月海风过去八月中便可抵达辽东汶县。

    但随着踏入幽州州境,接踵而来的并非只有好消息。

    幽州从事魏攸,在燕北出征后不久便身患疾病,幽州牧刘虞想方设法召集了州中名医大匠,却还是不能挽救他的性命,在辽东兵出征的第二个年头,也就是初平二年开春,当年招降燕北有功的从事魏攸离世。

    燕北听到消息后久久不能释怀。

    魏攸对他是有恩的,当他还是乱军占据邯郸城时,魏攸便不远千里地代刘虞说降。在知晓燕北要孤身北走时,更是曾裣衽向燕北拱手拜倒。

    那个拜礼对燕北意义重大。

    朝廷官吏没有人看得起这个叛军出身的草莽时,魏攸敬重他的忠义。旁人看不起,魏攸看得起!

    后来燕北归降幽州,投桃报李,知晓魏攸家境窘迫,时常派遣辽东的商队行过州治时向魏攸宅中送些不轻不重却实用的礼物。在那段整个幽州府人人都在刘虞耳朵边说他燕某人坏话的时代,只有魏攸帮着他说话。

    这份恩情,他得记着。

    听到噩耗传来,燕北心中五味陈杂。

    论感情恩义,魏攸与他比不上部下那些猛士悍卒。可当年邯郸武灵丛台上那一拜,让他时隔多年仍旧心头泛暖。

    那个时候,年纪轻轻深受刘公信任的幽州从事,是被他折服了的。

    燕北其实想过许多人会死,他可能会死、麹义可能会死、姜晋可能会死、他们这些人,世上哪里有常胜之将呢?或早或晚,兴许是一场或是两场大败,有些人便死在阵中乱军之下;从战败到谋事失败,最终给人围在一座光秃秃的小城里,屈辱地饿了连粮食都没得吃,最后一个个眼冒绿光地啃木头柱子,把皮甲煮煮吃了。

    最后把自己吃死,然后被敌人剁去脑袋拿走领赏。

    燕北真的想过。

    那个中山相士,是叫刘良的吧?燕北记不太清了,但是他一直记得那句话,说要么死于非命,要么大富大贵。其实燕北倒也不觉得刘良说错了,他们这种人,五六年前是亡命徒,五六年后一样还是脑袋拴腰上刀口舔血的亡命徒。

    要么死于非命,要么大富大贵。

    只有这两种结果。

    他燕北燕仲卿,还有那个能把自己人推进井里用石头砸死的姜晋。他们这帮人这辈子做了太多的恶事、坏事,又是烂命一条,拼出了就是个大富大贵;拼不出落得死于非命。

    他们活该!

    可人家魏从事不该啊!

    人家魏攸一辈子做了多少好事?旁的不说就单单规劝他燕北降幽州,那场仗要是接着打下去,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