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一章 徐庶石韬(第2/3页)  纵兵夺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所以起兵讨董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将军你看,骑兵,我们的骑兵。”

    登上寨墙的士卒高声喊着,远处几十骑策马而奔卷起浩浩荡荡的土龙,迎风一面燕字大旗招展而开,为首的太史慈丰神俊朗,转瞬便奔出百步,翻身下马拱手拜道:“慈不辱使命,阳翟人徐元直来了!”

    燕北用力托起太史慈,在他的胳膊上拍了两下,朗声大笑,这才颇有几分得意地对太史慈小声说道:“田国让夺了玄菟郡、三郎入主乐浪,这事回头我再与你细说!”

    太史慈闻言瞪大了眼睛,显然燕北告知的喜讯令他愉悦至极。玄菟与乐浪对他们这个起于北方边陲的军事集团意味着什么太史慈是再清楚不过的了!玄菟居北,乐浪在东南,再加上高句丽等居心叵测的异族,辽东郡就算有再多的兵马也像个手持长矛的孩子待在狭小的夹缝间,施展不开。

    可如今有玄菟与乐浪,这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多了纵横千里之地可出兵放马,就好像是人终于长出双全两手,就算再大的枪矛也能施摆开来!

    这意味着从前时刻紧盯着高句丽的辽东郡,已经不必在汉人自己的土地上提心吊胆,整个盖马大山彻底隔开了燕北与高句丽的地缘……恐怕从今往后,高句丽国就要向辽东修好关系了。

    从前辽东被玄菟掣肘,高句丽尚能对辽东形成较大的威胁,但如今玄菟已为燕北部下土地,受整个盖马大山阻隔的双方,便均为守势,谁都没什么优势。而且要说起来,虽然辽东比不上高句丽之强大国力,可其仍然为扶余国掣肘,反观来担忧汉朝辽东郡,对他们而言是得不偿失的。

    这种情况下,他们所能做出的选择并不多,而最有利的,便是修好与辽东关系,不必将重兵布防盖马大山中的要道,警惕辽东郡的偷袭。

    从这时候起,攻守势易了!

    不过哪怕太史慈心中再是百般好奇,此时此刻却也只能按捺住心头冲动,对燕北向身后引荐道:“将军,这两位是颍川士人,这位便是你让我去请的徐元直,而这位是他的好友,石广元。”

    徐庶浓眉大眼,着一身白色大氅,腰间佩剑,年岁上比燕北稍大却也很年轻,此时正牵着骏马向他行礼;在他身旁的石韬石广元则看上去体貌粗壮,着枣红色短衣,头上包着巾帻,若非在自己面前仍旧神态自若,恐怕燕北会将石广元当作没什么见识的平民黔首。

    燕北观察他们二人时,徐庶与石韬也在小心打量着燕北。实际上他们二人跟随太史慈来此拜会燕北,心里多少也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如今天下混乱,颍川四战之地眼看是待不成了,但求学之路亦不能停下。

    在见到太史慈之前他们二人本考虑结伴前往荆州南部,虽然说荆州南部也并不平和,如今豫州战祸再起,荆州牧刘表都只能对袁公路退避三舍,恐怕将来的荆州还有大的战祸,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是谁能决定的。

    当今天下烽烟四起,哪里还有容得下他们这些寒士静心求学的地方呢?到底,荆州牧刘表在襄阳广招有识之士清正学风,至少还有他们能够安身的地方。

    不过那是他们见到太史慈之前的想法了。

    就在二人整理行装准备踏上避祸之路时,太史慈领一队精骑带着燕北的旗帜奔至徐庶的屋舍之前,言明度辽将军燕北有想请他前往军中作为幕僚的意思,徐庶当时并未做出决定,而是找自己的好友石韬商议……毕竟他们说好了要一同去襄阳,此时出现了变数,理应一同参考。

    徐庶对石韬是非常感激的。当初刚刚进入学馆,同舍生皆逼视徐庶曾经做贼害人性命,尽管他日日将扫地打水这些凡俗事务做的勤恳,却仍旧孤立无友,只有石韬欣赏他浪子回头的意志而与其交好。

    因此,徐庶无论做什么都不会落下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