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ún巴底各民族历史都具有重要价值,因为该书涉及到关于他们战争方式和其他习俗的珍贵资料。[31]
有关货币和印章的主要作品有:萨巴提尔(J.Sabatier)的《拜占廷钱币铭文大全》(2卷本,巴黎1862年版,莱比锡1930年再版和格拉兹1955年再版)、罗什(W.Wroth)的《大英博物馆拜占廷帝国钱币目录》(2卷本,lún敦1908年版)、托尔斯泰(I.Tolstoj)的《拜占廷货币》(圣彼得堡1912~1914年版)、古达克利(N.Goodacre)的《拜占廷帝国钱币手册》(3卷本,lún敦1928~1933年版)、施lún伯格的《拜占廷印章学》(巴黎1884年版)、潘臣柯的《铅封目录》(《俄罗斯考古学报》1903~1908年多期连载)、康斯坦托布罗斯(K.Konstantopoulos)的《拜占廷铅封》(雅典1917年版)、劳lún特(V.Laurent)的《拜占廷铅封文件:奥非丹收藏》(巴黎1952年版)。散见于各种期刊的关于钱币和印章的发觉报告近年来令人吃惊地大量出现,劳lún特的报道(参见第13页)就此已做了全面引用。
第一节 基督教罗马帝国
罗马的政治观念、希腊的文化和基督教的信仰是决定拜占廷帝国发展的主要因素。没有这三种因素,拜占廷的生活方式就是无法想象的。正是希腊文化和基督教信仰融合统一在罗马帝国的政治框架内,才出现了我们称之为拜占廷帝国的历史现象。[32]由于“公元三世纪危机”迫使罗马帝国日益关注帝国东方,从而使这种融合统一成为可能。其最初明显的事件就是罗马帝国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xìng以及帝国新都建立在博斯普鲁海峡上。基督教取得胜利和帝国政治中心最终迁移至希腊化的东方地区,这两大事件标志着拜占廷时代的开始。
的确,拜占廷历史只是罗马历史的一个新阶段,正如拜占廷国家只是古代罗马帝国的延续。“拜占廷”这个词当然是后代人的表述,所谓的“拜占廷人”这个名称从来没有被使用过。他们始终自称为“罗马人”(),其皇帝也自认为是罗马君主、古代罗马恺撒的继承者和接班人。他们在帝国延续期间一直保持着罗马名称的写法,罗马帝国政府传统直到最后还主宰其政治思想和政治目的。[33]这个帝国以罗马人的国家观念聚拢着许多不同的民族,而罗马人的普世思想决定着这个帝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拜占廷帝国作为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致力于成为一个统一帝国,宣称拥有以前属于罗马帝国的所有地区并构成现在的基督教世界的疆域。严酷的现实使这种观念一点点消退,在昔日罗马疆域上与拜占廷帝国并肩发展起来由基督教世界统辖的国家也不再被承认与其地位相等。一个复杂的国家等级体系完善起来,其顶点是作为罗马皇帝和基督教世界首脑的拜占廷帝国皇帝。[34]早期拜占廷时代,帝国政治关注于维持对罗马疆域的直接控制;中晚期拜占廷时期,帝国政治则关注如何保持其当时占据的宗教至尊地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拜占廷帝国越是坚持其与古代罗马的联系,越是在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中顽固笃守罗马等级制,它就越是不断地远离罗马世界原有的特征。在文化和语言上,希腊因素占了上风。同时,教会影响在拜占廷生活中日益强烈。而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也不可避免地促使新的经济社会结构产生出来,至中世纪早期,已经出现了一种本质上全新的政治实体和管理体系。事实与过去一直持有的看法不同,拜占廷国家的发展充满了活力。所有事物持续变动,不断变化或更新,直到拜占廷人的这个帝国逐渐停止其历史发展时,它除了名称外已经与以前的罗马帝国毫无共同之处,它宣称继承下来的权力事实上根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