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卷 第一百零一章 瞒天过海(第1/3页)  新刺客列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樊於期自杀了,提着樊於期的人头,荆轲深深的有种沉重感。

    荆楚慷慨赴死之士,当世豪杰,没有哪处能比的了燕国。为了达到目的,生命变得非常廉价,一个个赴死,方能完成刺杀计划。

    在整盘计划中,他们都必须死。

    田光死了,让外人误以为燕国内部依然在纷争;樊於期死了,荆轲才能提着这颗脑袋,入秦展开计划。

    刺秦计划,不到最后一刻,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必须要瞒天过海,打消秦王嬴政的怀疑。

    荆轲心里很清楚,等他进入秦国的土地,不但要面对嬴政的怀疑,更会迎来终南山的刺杀。终南山上同行太多,无论是晨曦、胡姬、还是林叶、鸡鸣,都不会放过他,肯定会派出大量的刺客,提前将他杀掉。

    想要阻止那些人的刺杀,就必须要有个他们不能杀的借口。现在有了,自己手提樊於期的人头,哪怕那些人真的杀来,也会等到交出人头,展示给嬴政看过以后,才会出手。

    秦国人对樊於期非常痛恨,如果看不到这颗人头,秦人不会相信樊於期真的死了。有此凭据,才能见到嬴政,才会出现刺杀的机会。在此之前,绝对不能让任何人知道荆轲的心思,更不能让任何人怀疑他入秦的目的。

    不但要瞒过秦国的探子,更要瞒过身边所有人。就算燕丹、高渐离等人知道他要入秦,只会认为再也回不来,至于荆轲要不要刺杀嬴政,没有人能猜荆轲心里是怎么想的。

    带着樊於期的人头,回到了易水总部,荆轲一声令下,武阳城到处都有易水人的身影。在这一夜,与燕丹亲密的权贵,全部被刺杀,惹得燕丹暴跳如雷,派心腹去询问荆轲为什么怎么做?

    荆轲只回了一句话,道:“在我走后,如果那些人不死,你就会死。”

    犹如浇了一盆水,燕丹遍体生寒,彻底冷静了。荆轲现在是上卿,想要取得燕王的信任,就不能与太子府有任何的瓜葛。荆轲是燕丹推荐的人,燕王猜忌心过重,不这么做,太子府就很危险。

    先是田光自杀,然后樊於期死了,再刺杀那些权贵,剪除太子府的羽翼,燕王才能放心。死的人那么多,燕王就不可能再动燕丹,免得朝局不稳。

    这一场内乱,很快传遍列国,自然也会落到嬴政眼里。燕国内部还是那么乱,秦国统一中原之势,无人能够阻挡,也让许多人放了心。

    这一场杀戮,荆轲出现在世人的面前,无数人在心中猜测,荆轲将燕国内部搅的那么乱,完全是给秦国机会。人们都在猜测,荆轲为什么要那么做?难道他要借此机会,向秦王嬴政递出投名状,来洗清易水的麻烦吗?

    天下三大势力,鬼谷、冷月、墨家都效忠嬴政,借着这场杀戮,变向地告诉嬴政一件事,易水也要效忠你了。等你统一中原以后,易水顺理成章地成为你的人,你就不能拿易水开刀了。

    此事也传到终南山,胡姬、鸡鸣、晨曦等人也看不明白。燕国内部本来就很乱,荆轲再这么一杀,乱上加乱,到底有什么目的?荆轲现在是上卿,受到燕王的重用,哪怕他杀的人再多,燕王也不可能短时间内撤销他的权位。何况荆轲杀的那些人,对燕王非常有益。

    太子府有了兵权,权力已经很大了,燕王很怕自己死后,燕丹会对皇族诛杀自己的几个儿子。这种尾大不掉的势力,必须要扼杀在摇篮里,心里才能踏实。而荆轲投其所好,一夜是刺杀,将燕丹的羽翼铲除,确实赢得了他的信任。特别是樊於期之死,更让燕王喜悦,这个人他早就不想留了。

    如果让秦王嬴政知道樊於期在军中,说不定会以此借口,对燕国展开攻伐。而燕王没理由杀樊於期,因为他是易水人,现在易水首领亲自出手,旁人也无话可说,因为荆轲有那个权力。

    反正要迁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