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6成功了(第2/3页)  帝国霸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比眼前的景象壮观的多。

    可是从未见过如此景象的他,还是被大炮的响动,还有那气吞万里如虎的感觉,激励得热血沸腾。

    怪不得大炮是男人的浪漫,凶残的战场之上,能够用这样的武器战斗,才是真正的男人!

    两个工程师还在身后争论的时候,88毫米大炮喷出了一团炽烈的火焰,一枚炮弹仿佛一瞬间穿越了空间,撞在了测试的车体上。

    那个车体是5号坦克刚刚完成不久之后的一辆样车,底盘还没有量产编号呢。

    不过和现代坦克差不多少,这辆坦克摆脱了许多二战坦克的基本设计局限。

    首先这个车体是德国坦克车体之中,第一个没有中央传动轴的。这让整个车体低矮了许多,从二战那种高大的车体,一下子跃进到了二战后主战坦克车体的扁平外观。

    因为后置了变速箱还有发动机,坦克的正面装甲倾斜更自然,重心布置也因为这一改动变得更加合理。

    同时,低矮的坦克车体外形,也让在坦克侧面负重轮上面的车体空间缩减。困扰二战坦克侧装甲的问题,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这一块装甲在二战之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主要参战国德国美国苏联,分别在这一块侧装甲上采取了不同的设计态度。

    德国的豹式坦克采用的大块的倾斜侧装甲,来保证了战车防护力的同时,捍卫了车组成员的活动空间。

    美国采用的是便于生产的垂直侧装甲设计,谢尔曼坦克标志性的侧面垂直装甲脆弱不堪,防护力最差。

    苏联t一34坦克在外形低矮的同时,采用了侧装甲设计,防护力很强,问题是车体内空间不好,对于使用者来说很别扭。

    三个国家在中型坦克上交上了自己的答卷,受当时的技术局限性,选择不同走上了三种完全不同的道路。

    不过李乐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在他穿越的那一年,被称为冷战第一神车的t一54坦克的设计结构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有了这个未来的坦克设计参考,德国设计者们复制一个差不多的出来,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t一54这个集苏联坦克设计思路的大成者,是苏联坦克“技术不足设计来凑”思想的一个巅峰。在这辆坦克之后,设计就很难再和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抗衡了。

    取在这个设计和技术之间平衡的节点上,拿出t一54坦克来作为德国新式坦克的样本,自然是最好的一个选择。

    何况德国的工程师们也没有照抄,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做了许多修改,比如略微降低了中型坦克轮的直径,并且把五对负重轮增加到了六对。

    更为关键的是,在二战之中不太好处理的车体侧装甲,t一54的底盘上侧面积几乎没有!因为面积小所以采用垂直装甲就足够防御了!

    这样一来既兼顾了生产便利,又增加了车体内部空间,还没有失去防护性能所谓的技术不行设计来凑,就是这么神奇!

    最有意思的是,这还不是什么需要积累才能发展出来的技术:这设计诞生于二战末期,虽然在1940年还没出现,但是45年大家都可以玩了!

    经过一系列的“创新”,让5号坦克的底盘,刚刚诞生就差不多锁定了其二战最强坦克底盘的地位——毕竟拿出来的是后世经典的坦克设计,领先程度不言而喻。

    李乐端着的望远镜的镜头里,远处的那个看上去真的非常有现代感的坦克底盘,被一瞬间跨越距离的88毫米口径炮弹击中了。

    “命中目标!目标被命中了!”观察站那边,第一时间就传回了自己的观测结果。他们喊话的时候,实验的5号坦克车体还被一片腾起的烟雾笼罩着。

    “实验人员正在靠近目标,火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