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54武器体系(第2/3页)  帝国霸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人的工作。”李乐的这套理论,还是后世很多军事专家联合起来,才勉强总结出来的呢。

    美国为什么强大,就是因为其在信息技术体系战争下,拥有强悍的打击力量而已。

    “如果一切可以按照我们的战术体系预演下去,我们就可以轻松的获得胜利,相反,就会出现问题。”在李乐看来,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可受制于这个时代,他的想法依旧是非常超前的知识。

    “严重的话,一旦体系被击溃,那么整个战争也就会失败掉。所以,这才是我找诸位来的目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工程师手下们,李乐一个词一个词的说着。

    将自己的部队优势不断的强化,以掩盖一些自身的不足,就是体系学说的重中之重。

    李乐必须要尽快让他的手下们高速的运转起来,让他们设计出更符合德军利益的武器装备来:“我们不能被动的等着敌人开发出他们的武器装备,最终压倒我们。”

    在李乐设计的体系里,看上去笨拙的毛瑟98K步枪,就是支持STG-44突击步枪的一种合理选择。

    毕竟二战双方交战距离在500米开外的机会还是很多的,这需要精准的步枪保持优先开火的能力。

    全部更换成突击步枪不是不可以,可阿富汗战争苏联全部装备突击步枪的部队遇到了什么样悲惨的场面,二十一世纪的军迷们也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为什么美国的武器装备,整体上来看要比俄罗斯的更好一些,就是因为美国有自己的作战体系,并不过分强调某种武器单打独斗的性能。

    结果偏偏是在武器体系已经成型之后,美国跨越式的取得了对苏联武器的压倒性优势。

    正因为如此,成体系的美国利用信息化这个强项掩盖了其他不足,在海湾战争中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战绩。

    相反的例子就是伊拉克了,海湾战争之前它的武器装备并不少,部队也很有战斗经验。可因为武器系统各自为战,终究吞下了战败的苦果。

    “现在,我们所需要的,是预言未来战争模式的大胆推测。我需要诸位能够接受这套理论,和我一起把它发扬光大!”因为知道体系的重要性,所以李乐才越发的重视它。

    “在我们的战术内容中,空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空军被打败,那么失去了天空的陆军,也会因为缺乏掩护品尝失败的苦果。”李乐必须让所有的人都接受他的说法,才能够正确的引导德国武器的发展方向。

    当武器成为体系之后,就可以增幅最强的方向,压倒敌人取得胜利。这样做并不是没有副作用,危害当然李乐也非常的清楚。

    武器一旦成为体系,也就对体系有了“依赖性”,这种依赖说白了就是被体系掩盖起来的武器自身的缺陷。

    对付武器装备体系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对方武器体系比较脆弱的环节,摧毁掉对方的武器体系。

    只要达成了这个目的,那么对方的战斗力会瞬间被削弱,漏洞百出自顾不暇,直到崩溃输掉战争。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实际上二战德军的迅速胜利,和逐渐走向失败,都和这套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排除掉早就被大家熟悉的盟军资源碾压理论之外,武器系统决定的德军战术体系的崩溃,也是德军失败的一个次要原因。

    战争的初期,德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依赖的是其相对完备的闪电战理论。

    把观察的目标缩小到战术层面上,闪电战就是装甲快速推进战术。至于说突破敌军防线之后是合围还是继续向纵深突进,那都是后续选择,并不是最初的战术。

    闪电战的核心,就是在快速机动作战中,集中使用装甲兵,协调使用机械化步兵和空军,形成突击矛头,摧毁敌军防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