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24两条道路(第2/3页)  帝国霸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踏《凡尔赛和约》,让德国人东山再起的?”这是很多人心里想的问题。

    所以,比较起来,向美国人妥协,和向德国人投降,实际上在部分英国人眼中,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选项。

    “现在看来,法国人的选择也许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外交大臣看了一眼一言不发,似乎疲惫不堪的丘吉尔,对国王劝说道。

    “我们可以两面下注,让美国人和德国人去分胜负吧。”他早就厌倦了这样一场被动的战争,在任何一个合格的外交官看来,这场战争早就该结束了。

    战争不过是政治的延续,是政治的最激进的解决问题的选项罢了。所以,战争绝对不是目的,而只是过程和手段罢了。

    在战争之前,需要外交官,在战争之后,也需要外交官。在战胜的情况下,外交官会收尾压榨出最后一点儿利益;而在失利的时候,外交官同样能够阻止更大的损失。

    就是因为丘吉尔太强硬了,并且用使诈的愚蠢方式堵住了英德两国之间的沟通,才造成了这场失败。

    如果在法国战败的时候,英国就果断的撤出战争,现在德国此时此刻正在和苏联拼杀,根本不会到英国本土兴风作浪。

    整件事情,在外交大臣的眼里,就是失去外交弹性之后,一味坚持已经处于劣势之中的战争,导致的恶性循环。

    要是找一个罪魁祸首的话,拿外交信誉当做儿戏的汉密尔顿公爵,还有坐在旁边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必须应该为这一次惨败负责。

    “陛下您可以选一些人留下来,维持本土的秩序。”所以,外交大臣决定把丘吉尔踢出内阁,找一个更好的归宿:“而丘吉尔首相,可以带着国王陛下流亡到美国去……”

    听到这个提议,本来没有任何反应的丘吉尔,抬起了自己圆滚滚的脑袋。

    去美国建立一个流亡政府?去做和戴高乐一样的事情?领导一些边缘的殖民地,集结一些黑人和阿拉伯人……

    想起这些来,丘吉尔就觉得自己的末日将近了。可是他不能否定这个建议,因为一旦条约签署,他的处境会非常不利。

    作为一个抵抗到最后都不愿意和谈的首相,是一定会引咎下台的。而失去了权力和身份,对于丘吉尔来说就和死了没有什么区别。

    德国人会索要他,并且把他当做战犯审判绞死。即便是不光明正大着来,也可以在英国政府的默许下,安排杀手杀掉他泄恨。

    比起在英国做一个默默无闻的老头子,去美国继续领导英国的部分殖民地,抵抗德国的残暴侵略,似乎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而且,现在走,还是奉命离开。带着两边下注的使命,作为挽救英国的另一条道路存在,当然比留下更吸引人。

    不得不说,丘吉尔动心了,如果可以带走国王陛下,那他就可以继续在美国抗击德国,甚至可以举起正义的大旗。

    可惜的是,他仅仅只是想想,就知道这个想法国王陛下是不会同意的。

    丢弃自己的人民,去外国做一个流亡政府的国王陛下,绝对不是英国国王的一个好选择。

    虽然许多国家的皇室选择逃亡,可那是在已经实际上亡国的前提下。

    现在的英国可不是亡国,而只是签订了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罢了。如果这个时候国王离开本土流亡海外,名不正也言不顺。

    毕竟,条约本身是要国王和首相签字承认的,首相可以罢免,国王可不能随便更换一个。

    你签字认输了之后,再带着人离家出走继续抵抗?别管最后胜利属于谁,反正皇室的信誉和脸面都已经丢光了。

    所以,英国国王八成是不会离开的,乔治六世也果然否定了自己离开的提议:“作为国王,我,我不能,不能抛弃我,我的人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