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60评估登陆强度(第2/3页)  帝国霸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早就投入到岸防的修建之中去了。

    “能不能换一些方式,来增强海岸线的防御力量?”丘吉尔不死心,开口继续问迪尔爵士道。

    听到首相的问题,迪尔爵士摇了摇头,开口给出了自己的结论:“增加部队人数于事无补,现在我们已经有100万大军了,可是能作战的部队少的可怜。”

    丘吉尔打断了迪尔的解释:“你说的这些我都听够了,别再跟我强调什么训练八周以上的部队才有战斗力,当年上战场并且打赢了战争的士兵,也都是一些新兵!”

    可惜的是当年的我们后勤补给充足,战争是在别人的土地上打的,所以我们不介意送一些新兵上前线,让他们用生命去学习如何打仗。

    在脑海中想了这么一个回答,迪尔爵士最终说出来的话却变得柔和了许多:“时代不同了,首相先生……如今我们无法武装更多的部队了。”

    增加兵力虽然可以提升战斗力量,可这种提升也是有限度的。类似日本在二战末期叫嚣的所谓一亿玉碎,那只是自欺欺人的胡扯罢了。

    如果相信美军害怕登陆日本遭遇太多的伤亡,这就更是无稽之谈了。即便日本能在冲绳瓜岛硫磺岛和塞班岛打出合格的防御战,可也消耗了太多太多精锐部队。

    傻子才会相信日本本土上那些失去了房子还有粮食的难民,会真的打出日本正规军的顽强和凶猛来。

    所以美国估算登陆日本会损失大量现役部队的借口,无疑只是表面上冠冕堂皇的结束战争找了一个体面的理由罢了。

    真正让美国放弃登陆日本的,依旧还是美国埋藏钉子在亚洲,提前打出一张搅浑亚洲局势的战略牌罢了。

    事实证明这一张牌打的对了,并且时至今日依旧还在发挥着意想不到的作用。从朝鲜战争时期一直牵制着苏联和中国的发展,将亚洲地缘政治变成了一片混沌。

    所以,英军不是不想动员更多的作战部队,而是他们现在发现自己已经养活不了更多的部队了。

    招募士兵需要粮食给养的支持,需要武器弹药的训练,维持这些说白了都需要大量的真金白银。

    但是现在,英国本土军队已经开始为缺少粮食担忧了,再扩编部队,只能更快的摊薄并且消耗掉粮食储备,绝对是有害无益。

    另外,二战的欧洲战场可不是步枪还有炮楼碉堡这种低烈度的治安战。依靠轻步兵作战的亚洲战场模式,在这里绝对是自寻死路。

    新成立的步兵如果没有火炮支持,没有重机枪以及战防炮强化,那在敌人的面前绝对支撑不住。

    与其送上前线去被对手击溃徒增混乱,不如有限的强化少数部队,达到真正的“能战”水平,至少能保证不会出乱子。

    盲目的扩编和新建部队,实际上会给指挥作战的高层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如果无法预先估算一个师或者一个团的作战能力,无法确切掌握一个成建制部队的实际情况,就会影响整个战局。

    二战德国后期的指挥混乱,有相当一部分的责任,都是因为胡乱组建各式各样的部队,自己扰乱了自己造成的。

    一个后组建的国民师,甚至连正规军一个团的战斗力都达不到,让他们去驻守阵地,缺乏重武器的这些侧翼部队一击即溃,会直接导致正面的主力部队受损甚至被合围歼灭。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兵不在多而在精这句中国古代老祖宗们总结出来的名言,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粮食,武器弹药,甚至是军装棉被,我们都准备不出更多了。”迪尔怕丘吉尔不信,开口补充了一句道:“而且,之前在坎特伯雷出的乱子……”

    “好了!我知道了!不要提坎特伯雷!”丘吉尔摆了摆手,再一次打断了迪尔的话。

    德国海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