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探赜索隐钓深致远(第1/2页)  不畏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引自网络:

    “五丁仗剑决云霓,直取天河下帝畿。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这首题为《雪》的诗,出自宋人张元之手。该诗气势恢弘,语出惊人,想象力丰富,浪漫色彩浓厚,可见诗人性情豪放,胸怀坦荡,绝非泛泛之徒。毛润之词《念奴娇·昆仑》中的“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就是由此化来。

    诗,是诗人的心灵倾诉,有感而发。“仗剑”“直取”“战罢”等字眼,说明张元不仅精通武略,而且内心暗藏反抗精神,很有一股子侠气。事实上,张元就是一个“以侠自任”的血性书生。然而,屡试不第,科考失意,报国无门,遭受冷遇,最终让这个“负气倜傥,有纵横才”的书生走上了叛逃的不归路。

    华阴,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又有“山川形势,甲于关中”之说,历来地灵人杰,英才辈出。张元就出生于华阴这块宝地。作为一个对宋朝政治c军事c外交c科举影响重大的叛逃人物,《宋史》对张元的记载不过寥寥数语,而《西夏书事》以及诸多私人笔记对张元的生平有较为翔实的记载。

    张元,原名张源,字雷复,北宋永兴军路华州华阴县人。年少时,张元与吴久侠c姚嗣宗等人交好,他们情投意合,结为异性兄弟,并致力于科举考试,想通过这个渠道为官为政,报效国家。三人中,张元文采最好,功底最深,中了举人,参加过多次省试,甚至参加过殿试,但很不幸,一次次被刷了下来。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甲戌科,张元等人再次参加科考,但命运弄人,张元等人再次黜落。屡试不第,命运多舛,自视才华文章出众c报国热忱满满的张元几乎绝望了。张元的确很优秀,但科场上一再碰壁,精神上屡受打击,积在心中多年的怨气无以发泄,故借酒消愁,那首著名的《雪》即作于此时。

    消沉了一段时间后,张元等人不甘心抱着酒坛子老死空林,报国之心再次萌生。当时,西北并不安定,党项人正在崛起,眼睛已经瞄向了大宋。为此,宋廷在边关设置重兵,以防不测。张元认为,既然科场落魄,索性弃笔从戎,在经略边关方面展露才华,出谋献策,立下军功,也不失为入仕的一条捷径。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张元等人踌躇满志地来到边关,毛遂自荐,但边关统帅根本没把这三个书生放在眼里,认为书生百无一用,只会添乱,没几天便打发他们回到原籍。回乡后,张元等人彻底郁闷了,做事未免出格激愤,“为县令笞之”。这顿毒打,真把张元等人打急了。心灰意冷,张元决定投奔西夏。

    当时的西夏,还不能称之为西夏,因为元昊尚未称帝建国,在名义上还是大宋的藩属。不过,元昊的野心很大,“有意窥中国”。四处碰壁且挨打受辱,既然在大宋吃不开,而西夏正是用人之际,伺机叛逃西夏,在异国他乡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应该是张元当时的真实想法。现实,把不甘平庸的张元逼出了国门。

    叛逃,是条不归路,忠孝c亲情等需要割舍的东西太多。临行前,张元路过项羽庙,“竭囊沽酒,对羽极饮,酹酒泥像,悲歌累日,大恸而遁”。如此言行举动,你能说张元不是个忠君爱国之人吗?没办法,君国不给他位子,不给他机会,只给了他无尽的羞辱。他没有出头之日,没有翻身之时,也只能走了。

    景祐四年(1037年)春夏之际,张元c吴久侠c姚嗣宗来到边境,就在越境的前夜,姚嗣宗打了退堂鼓。夏州即在眼前,故乡已抛脑后。“太公年登八十余,文王一见便同车。如今向西江边钓,也被官中配看鱼。”这是张元在边境作的诗,他自比姜子牙,期待遇到像周文王那样能礼贤下士c人尽其才的明主。

    不搞出点惊天动地的花样来,他们能见到元昊吗?张元不是白给的。他自己更名张元,让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