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春生之卷 风起篇 第十四章(第1/2页)  不畏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常言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读书读的多,就知道的多,而知道的多想的也就多。

    虽然知道很多道理,知道不读书的人所不知道的事情,可大多数人天资愚钝,并无能力真的知晓或者说理解这些东西。

    由此造成了知易行难一说。

    可是,这种传统与世俗中所谓的“知之非艰,行之唯艰”的观念是不对的。

    要知道,熟知非真知,对习以为常之事物,日用而不自知之事物,其实并不理解。

    所以,遇到事情,读的书反而成了行动的累赘,脑子里全都是些不真实的东西,又怎么可能把事情做成呢。

    更不说那些优柔寡断,遇事瞻前顾后之人,此辈读再多的书也没用,读什么书也不能使其把事情做成c做好,因为他们本质上是怀疑论者,谁也拿他们没辙,就如不能使没有腿的人站起来。

    为何自古打江山之人多是草莽之辈或是武夫?

    因为他们读书少或者不读书,加上他们强烈的行动意愿,所以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完全来自于生活实践,而不是脑子里的错误虚构出来的事实。

    对他们来说,没有所谓的知易行难,有的只是“先行后知,知难行易”。

    至于那些完全生活于活泼具体的感官的直观世界中的人,除了天地别无所限,他们没有错误的前提,脑子里装的是朴素的认知,事物对他们来说是可见的c可嗅的c可触的,而不是书上说的,文字记载的,此等人则是圣贤。

    决定杀马宝,对此先不论其它,只这决定,这胆略就值得人欣赏。

    有决断,敢下注,豪强大多如此。

    他们之所以能成为豪强,个人的心态性格是非常重要的。

    豪强恶霸及江湖绿林,普遍有一种“很光棍”的心态性格,对于最差的结果很能看得开,或者说是抱有无所谓c不在乎的心态。

    这是很优秀的品质,一种充满活力的心态c习惯,不惧怕,愿意尝试新鲜事物,敢于探索未知,是强烈的实践品格。

    有决断,先得有自信,而自信不出于他人,出于行动c实践,而行动实践中则有真知;有真知则于人情事物之变换了然于胸,如此,自然可判断人事,可决定行止。

    敢下注,先得有决断,有决断则不顾其它,坚决相信自己所想即是事实,除此之外再无他路可走,如此则生出“得知我幸,失之我命”。至此,虽然不懂大道理,可是却符合天道自然。

    在这朴素精神的引领之下,不拘于世俗,不困于成见,虽然不自知,却合乎自然。

    如此,愚昧怯懦,又好小利的百姓如何是其对手?!

    对王洪的意图,辛三先是惊疑,后是赞赏。

    两人其实乃同一类人,虽然彼此之间是以利益相结合,将来也很有可能因利益而分道扬镳,甚或反目。可这都不会影响他们之间的惺惺相惜之感,彼此之间的意图不说是难以瞒过对方,可以己度人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正所谓与聪明人说话就是痛快,人与人相交若是彼此都看不顺眼,那是理都懒得理你的,相反,若是意气相投,不说把酒言欢,言无不尽,即便些许龌龊也会云淡风轻,过些时日就又是海阔天空了。

    如今若果如王洪所言,那么对于王洪的打算,不说别的,换他大概也会如此。

    自忖片刻,便有了决断。

    首先,辛三不担心王洪阴了自己,要做到这一点很简单,只要在王洪身边摆几个人马,除非王洪活的不耐烦了,要不然绝难让他起不该有的心思,这点彼此间是心照不宣的。

    其次,如今王洪身家性命即将不保,说是命悬一线也可,仓促间,除了自己他还能找谁去?

    各地马贼乱匪的确是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