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春生之卷 风起篇 第七章(第1/3页)  不畏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尹尚早已看透王洪之流。

    地方之豪杰恶霸而已。

    太史公有言:朋党宗强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淩孤弱,恣欲自快,悉无义。

    此种人目无法纪祸乱地方,其蓄养青皮恶棍,收容亡命之徒,欺行霸市巧取豪夺,又收赃销赃,勾连官商c不法。性乖张暴戾之徒更是草菅人命,无法无天,地方百姓深受其苦。

    他们性格狡诈野蛮贪吝,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又惯会见风使舵,实乃各地之毒瘤。

    虽然如此,可是如王洪此等地方上的土皇帝,其在上位者眼中也不过一走狗而已。

    王洪以其妻舅之名在地方上狐假虎威,其妻舅又如何不知?不过是看在各种“孝敬”的份上不去理会而已。

    虽说他们在“九族”之内,且古时重宗族,可不管任何时代,任何理智的朝廷高官都不愿与地方上的恶霸有明面上的牵扯,尤其有抱负的官员更是如此。

    因为一旦被政敌抓住把柄,将有碍前途,甚而前途尽毁。

    自古朝堂上的政一治一斗争一向烈度甚高,大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尤其是元代,一个汉人坐到中央高官是何等的不易!简直就是祖坟上冒青烟了,而且还是浓烟滚滚的那种。

    俗话说,朝廷有人好做官。可是,在满朝皆是充满防备与敌意的异族之中,又哪里有“自己人”?

    千辛万苦爬到了武备寺这样的位置了,又岂容一个土棍让自己变的不清不白,平白授人以把柄?

    若果真有事,第一时间就会将王洪踢开,与之撇清关系说不得直接就把王洪做了。

    所以,尹尚之所以用粮食要挟王洪非是为兵甲,不是不想要,而是根本要不来,且肯定还会引来大队元军围剿,这么做无非是一招“打草惊蛇”。

    王洪乃是胶州最大土棍,其一举一动都落在有心人眼中。

    世人大多盲目,人云亦云。

    别人怎么做,自己也随着去做,随大流,不出错,错了也不怪自己,毕竟“别人”也那么做了。

    典型的没有责任心,没有担当。这与“出头椽子先烂”c“枪打出头鸟”就是一回事,说的更深一点,这是“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个观念的体现。

    不过蛇无头不行。

    因为人云亦云,随大流,所以肯定有个领头的,风向标,否则就没有“大流”。

    在胶州,这样的人有两个,一个是达鲁花赤不只儿,另一个就是王洪。

    不只儿是蒙古官,因为他的民族出身,使得他很难成为普通汉人百姓眼里的“旗子”,所以,王洪就成了胶州的“蛇头”。

    他就如同蛇的头部,他的举动将带动整个胶州各方势力。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

    如果把胶州的各方势力视作一条蛇,而王洪是“蛇头”,则这条蛇的“七寸”则是那批粮食。

    如今,这条蛇的七寸掌握在尹尚之手。

    尹尚不想打胶州城,不想举旗造反。

    他想要的是胶州的财富,包括金银珠宝,美女珍禽,青壮劳力。各种发财的生意如果可能,他也想拿过来。

    如今的日子总是小打小闹的,今天抢李家,明天端了赵家,后天又破了王家,太累人了不是?

    徒增凶名,实际的好处了了。

    所以,当尹尚截获了那批粮食,他立马有了个计划。

    他要一家伙端了整个胶州。

    可是他知道,权贵豪富大多“狡兔三窟”,要么把钱财藏在地下要么藏在别处。

    如果没有人带路,就算你把人家抄了家也找不到,而且人家也肯定知道自己说了也难免一死,如此情形下恨不得将你扒皮抽筋,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