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第1/3页)  恋爱之距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随着秋天的临近,公司的业务开始逐渐减少。与此成反比的是,我的时间越来越多。一般在换季节点上,人们总会给自己来一点总结:今年的的目标完成了多少?有哪些地方拖了后腿?

    比如杨总,他已经在展望下半年的宏伟蓝图,“我们是一家有责任的企业,空闲时间也需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各位,你们的电话必须保证24小时待机状态。”他说。

    杨总一副不到老死不放手的剥削心态,我表示严重抗议和强烈不满。“昨晚和刘倩又是通宵煲电话粥,不晓得这个费用那个报销?”我在心里抵制。

    闲的时间多了,外出的频率开始频繁。

    不是和同学一起叙旧,就是跟阿昆花天酒地。当然更多时候还是在企业之间穿梭,其中不乏把这家业务推销到那家,又把那家的需求透露给这家等等,有点类似于现在的质询顾问。

    说白了也就是利用时间差和信息不对称,扮演穿针引线角色,从而获得更多的人脉关系。都说这是一个信息的时代,是的。你学习明白的越多,可选择的路也就越多。

    因为经常在外面,我和刘倩之间的联系就变得很不固定。

    路边公交车牌下面,餐桌上,马路边,甚至洗手间,那里空闲就哪里摸出电话上网。等把电话放下我就觉得身边周围全是她的影子无处不在,感觉她随时可能会出现。

    听到我说又到某某地方了,她总会好奇问是哪里?这又是哪里?。。。

    的确,很多时候我也不知道自己去的是哪里。那里有需求,我就像猫遇到耗子一样,惊风火扯撵了过去。

    日子就是在这样的苦乐之中慢慢消耗过去。

    我像野人一样游荡,有天她说怀疑我是不是在外面欠了一屁股债四处躲藏。

    “如果真是这样,我想我也算成功人士了。”这是我向很多老板看齐的唯一共同点。我振振有词解释着。

    “对你好一点,这就得瑟起来,以后如何是好呢?”这是她给出的结论。不过话说的严肃,她骨子里的温柔其实一点没变,她常说贴近生活的相处,远比课桌上的理论来的实际。

    张姐最近一段时间也比较闲,每天都会在微信或者qq不定时更新说说。比如打球健身后喝一杯咖啡,她会配一段文字说日子嵌意,累并快乐。出国旅游照片,附带说明我现在在哪里。

    那时候微信刚刚出现,能够添加的好友寥寥无几。我的第一个微信好友就是张姐,没有人知道微信后来会颠覆我们的生活习惯,同样我也不知道张姐在上面晒生活究竟是为了什么?

    她每次出国回来都会“顺便有多”送我些稀奇古怪的生活用品。还说,做人除了会打理生活也得会享受生活。

    她的生意一直都很顺利,没有出现过重大纰漏。所以她关心的是如何去玩,我呢,关心的是如何去赚钱。

    同样的活着,不同样的做人差异。

    我常常想,张姐这样万千宠爱一身的女强人,她是如何把事业和生活完美的糅合在一起,演变成一种自己独有的表现方式的呢?在她脸上似乎就看不到困难和忧伤这样的词,她关心的只是今天出门应该配红色还是白色?方向应该朝南利好还是向北守财?

    我也常常对比和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所在,而每次的结果就是我更加糊涂。

    因为我要努力,不仅仅为了改变自己,更重要的是还有爱和责任。他们都在我的身后,是我最大的动力源泉。张姐的思维模式,自然就成了我学习的方向。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维持着良好的友谊,我也一如既往的崇拜和尊敬她。可能是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喜欢被别人众星捧月吹捧上天的潜意识存在吧,这点张姐也未能免俗。

    每次和我一起,她总是心情大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