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丘陵上的阴风(第2/3页)  寻龙盗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过了黄河就再也没有抵御外敌的屏障,但是到了这里就不一样了,平靖关当道,后方的老百姓可以安居乐业,提供补给,成为这座要塞的坚实后盾。

    他不无感慨地说:“这里有大墓,绝对不简单!”

    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肯定,眼镜说:“你看山上虽然路修起来了,但对地貌破坏性不大,而且还是人迹罕至,这是一种自然选择,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训戒。虽然你真要去问,老百姓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但并不是无意识的。”

    他这么说,我倒觉得有点玄乎,就说:“不止这么点原因吧?”

    眼镜说:“当然不止,山里阴风渗人,山下作物肥嫩,庄稼长势比一般的地方都要好,从《宅法》来说这就是构成阴宅的基本外在体现。这里地貌并不孤立,是从昆仑的龙头发源过来的大山脉,经过了秦岭的龙心,到这儿正好是龙腹地带。”

    他忽然问我:“你应该不会忘了西阳地宫吧?”

    我心想这怎么忘得了,就看着他,不知道他想说什么。

    “老大,你老家的群山就是龙尾,西阳地宫之所以有这么强的龙气,就因为它是华夏巨龙的尾巴,是华夏主龙脉的一部分!”

    我被他突如其来的话唬得愣住了,一把夺过他手里的地图研究着,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眼镜又说:“这个墓恐怕不比你老家的小,你看山下那些庄稼,从青苗的颜色变化上就能看出轮廓来,还不包括南面深山里的,这可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地下城!”

    我吐了吐舌头忙问:“你是说,壁画里说的地方,就在这要塞底下?那些天井又是怎么回事?”

    眼镜说这就是风水里“七寸断脉”的办法,在关键几个地方打井破了矿藏的脉线,然后将龙气截住。我听了大吃一惊,这可是人为的,要真是他说的这回事,里面的阴谋恐怕我们承载不起。

    我正想着这事儿,眼镜主动告诉我说,地质队是国家的编制,二十年前这些打井的蹊跷事情很可能是政府行为,我们最好不要涉足,会玩脱的。我觉得这有点不靠谱,现在我们的政府是无神论者,除非他们在这里有唯物主义的新发现,不然是不可能跟老百姓玩这种猫腻的,至少在这件事情上,肯定有原因。

    我忽然想到吴敌,他就是当年考古队的人,都是国家机构,都是涉及到野外勘探,他们之间有着某种说不出的暧昧关系,眼下这事儿,会不会和溶洞里的考古队有关系?

    这时候我才发现,我兜一圈又回到了旧事情上,我们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找到这里来,绝非偶然,恰恰反证了我们是对的。

    眼镜说:“点穴要下山,跨过省界线到对面去看,才能看出端倪来。”我们于是往回走,下山路真是轻松,很快就回到了密林里,奇怪的是一到半山腰,那种阴郁的感觉又压在了心上。

    我在山路旁小便,眼镜钻进车子扭动车钥匙,电子打火竟然打不着,一直发出“滋滋滋”的声音,他尝试了好几次,可能是预热了一下,这才将奇瑞启动。

    他皱着眉小声嘀咕着,说果然有很重的阴气,说得我心里毛毛的,赶紧钻进车子里,将门使劲地关上并推了推。确认安全了,我心里才踏实下来,眼镜嫌我关门太用力,抱怨我不爱惜座驾。

    我们驶过应信公路,穿越了省界线,拐上乡镇水泥路,由于有了先入为主的经验,在飞驰的汽车里再看外面的庄稼,浅黄深绿由近及远,界限果然还是很分明。眼镜选了个地方将车熄火,对我说:“到地方了。”

    我在山上被冷风浸透了身子,一直有点轻微晕车,迫不及待地下了车。眼下不是农忙的时候,入目所及,偌大的平原只有稀疏几个人影在劳作,有个人在田里捞着什么,不停地往嘴里送,估计是某种田生野味。

    眼镜蹲在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