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1章 羊毛出毛在羊身上(第2/3页)  秦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迟迟没有下手。

    他看着对面案几上,慢慢吃饼的黑夫,叹气道:“早先时,墨者必服短褐之衣,食藜藿之羹。秦墨虽不止于此,但也讲究简朴,若相里革见到我如此奢侈,恐怕要说秦墨数典忘祖了罢?”

    黑夫听到“相里革”之名微微愣,随即想起来,是灭楚之战时,孤身跑到秦营劝李由退兵的那个楚墨。

    后来汝阴城破,他的三名师长悉数战死,相里革用麻绳拉着车辇,将他们的尸体运走……

    自那天以后,秦墨程商的理念就受到了巨大冲击,总是在怀疑秦墨做的事是否正确,都快得忧郁症了。

    黑夫来到咸阳再见他时,程商已经瘦了大圈,面色越发苦楚了……

    于是黑夫放下了手里的食物,边擦手边道:

    “如今楚国已灭,天下统于秦,强者通吃,专门帮弱国抵御侵略的楚墨,彻底失去了用武之地。”

    “但秦墨正值大用之时,程兄却终日忧虑,这是为何?”

    程商默然,秦墨主要继承了墨子“尚同”的理念,他们认为,只要天下存在多国,战争便无法消失。想实现天下大同,首先得实现政治上的统,要让所有声音出于口,以此来消弭战争。

    秦墨选择了辅佐秦国统天下,经过百年奋战,饱受派系内外诸多质疑,终于实现了初衷。

    秦墨也积极参与了帝国的建设,在那场封建、郡县之争里,墨者就坚定地站在郡县边,秦始皇说:“今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此言秦墨十分赞同。

    但眼下的新王朝,距离秦墨理想的国度还很远,尤其是近来皇帝的系列政策,更让程商忧心忡忡,不由想起数年前,楚墨相里革的预言来。

    “秦王强兼六国,宰割天下,天下之人必不相爱,强必执弱,众必劫寡,富必侮贫,贵必做贱,诈必欺愚!”

    天下虽然统了,但六国遗民对秦的恨意并未消失,为了稳定统治,秦始皇下令十二万户迁徙入关,此举在墨者看来,略显粗暴。

    “六十多万人衣食,若是处理不善,后果不堪设想,陛下太急切了。”

    黑夫倒是不这么认为,秦连六十万远征军的口粮都能供应上,何况是在富饶的关就食呢?难题无非是如何节省成本罢了,便笑道:

    “程君是不是多虑了?眼下山东移民皆已住进新家,有城邑保护,口粮也有官府提供。虽然只有宿麦,但我听闻,山东之民已经喜欢上了面食,男子争先恐后去水磨房磨面,女子则跟着官府的庖厨学揉面发面烤饼之法。还有民谣曰,‘宁食馕饼口,不吃麦饭筐’……”

    水磨房亦是新鲜事物,是黑夫向内史腾提出的主意。关的麦氏已经有畜力的石磨,而南郡的连机水碓也已是十分成熟的技术,两者结合,把舂米的碓换成了磨面的石磨,便能做出水磨来。

    于是从上个月起,内史从南郡请来的工匠和秦墨合作,在渭水、丰水、灞水各个移民点处,陆续建立数十个水磨房。

    关人第次见到这种不用人畜之力,就能自己运转的器械,惊奇不已。但本地的老秦人,看完热闹后,却无人走入水磨房磨面。

    食物习惯的顽固性是极深的,就拿黑夫自己为例,偶尔吃顿麦饼可以,让他顿顿吃就受不了了,他还是更喜欢前世今生陪伴自己数十年的稻米饭,南方人更有“吃煞馒头不当饭”的说法。

    所以关本地人也宁可吃自家产的粟黍,也不肯碰闻上去香喷喷的麦饼,唯独山东移民别无选择,只能被迫食饼……

    “小麦和面食在北方的推广,就从数十万山东移民开始吧,先让他们吃惯麦饼,到了七月,再让所有人都在地里种麦,如此便能成形成个良性循环,慢慢扩大宿麦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