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6章 名声可言(第1/2页)  盼回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说一说,你最近在忙什么?”

    刚跪下来的顾跋,一听上首的张婴问话,忙喊了声令君,对上张婴望过来的目光,颇有几分深意,略低垂下头拱手道:“仆在看朝廷历年来,官吏拔擢的统计文书。”

    “讲讲你的发现。”

    “寒门庶族子弟,在开国之初,尚有许多晋升机会,但时至今日,寒门子弟唯有以弄臣或酷吏或从军等其他途径,另辟晋升之资。”

    “许多大郡,每三年一次的中正铨选,已经没有寒门子弟有入选,而士族子弟,许多连文章都不会写,却依旧能通过铨选,入仕为官,长此以往,朝廷将无人可用。”

    慷慨陈词,掷地有声。

    张婴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敛,“你很聪明。”知道他要做什么,投他所好。

    “多谢令君夸赞。”顾跋自谦道。

    “我没有夸你。”张婴的声音有点冷,“我想听听,你怎么看?”

    他历来不喜阿谀奉承之辈。

    “郎君的开科取士,仆认为,某种程度上,能促进士族子弟的进学之风,提升士族子弟的能力与才干,同时,也给了天下寒门子弟一个上进的通道,这是一个大工程。”

    啪啪两声拍掌声响起。

    坐于上首的张婴,脸上染上了一丝欣慰,“你很不错,能看到开科取士,是为了促进士族子弟的进学之风,可许多人,却只看到了,给了寒门子弟的机会,认为断了士族子弟的前程。”

    士族高门,掌据着天下的经学与思想。

    要真是开科取士,以考试作为官员选拨的工具,最先受益的,其实是出身士族高门的子弟,因为他们拥有先天优势,握有天下最丰富的学识,而许多寒门庶族,连识字进学的机会都十分稀少。

    又听张婴问道:“你觉得这件事,能不能做成?”

    顾跋面色一正,却突然起了身,走至中堂,然后屈膝跪下,“仆陷于江南瘴厉横行之地,得令君过蒙拨擢,才得以返还洛京,为报令君知遇之恩,仆愿效犬马之劳。”

    “好。”张婴点头,见到这个投名状,他很高兴,亲自上前扶起顾跋,“十一年前,让你背负不孝之名的那桩案子,卷宗如今在大理寺,我会替你翻案。”

    一听这话,顾跋很是激动,只片刻,嘴角布满苦涩,“当年,某不告而娶是事实,实在算不上诬告。”

    “你后悔了?”张婴问道。

    “谈不上,只是如若重来,仆怕是再没有那个勇气了。”顾跋说完,又道:“要是翻案,会给令君带来麻烦,不如算了。”

    不孝之名,是大罪,惹天下人人而弃之。

    “你觉得,你是怕麻烦的人?”张婴反问了一句,微微一顿,挑明道:“我既要用你,绝不会让你背负这样的名声。”

    “对了,你二弟的事,你不想替他说句话?”

    顾跋听了这话,猛地抬头望向张婴,满眼不可思议,不会是他想的那样吧?

    张婴倒是没想到,顾跋的反应会这般大,于是颔首道:“就是你想的那样。”他喜欢这种一点就透的人,“不然,你以为,他一介祠部郎中,值得我越过他的直接上司郭良,直接发落他。”

    “祠部他是回不去了,可到其他部曹,当是我送给你的一个见面礼,至于这个见面礼,要怎么用,你自己看着办,想好了,告诉陈义一声。”

    “唯。”顾跋激动得长跪告,“多谢令君。”

    “我不需要你口头上的谢。”张婴直接摆手,“我要你今后用行动来报答。”

    “既入尚书府,为令君尽心是职责所在,谈不上报答。”顾跋含笑回道。

    “我对表忠心的话,没兴趣,你是聪明人,我不多说,我今日能用你,要是你达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