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3章 唐朝冰糖葫芦(第1/2页)  大唐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课间十分钟到了,来,同学们,吃串冰糖葫芦儿,放松放松:

    冰糖葫芦1,打油诗的名称从何而来?

    根据明代李开先的《词谑》记载:唐肃宗李亨时期,有一天,衙门长官冒着鹅毛大雪来到大厅办公,就见后面雪白的墙上竟被人题写了一首诗,“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诗写得很美,衙门长官虽然有些不悦——毕竟是胡写乱画,但也被诗迷住了:好诗好诗。

    可是再往下看,“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就不美了,一点都不美,字写得很狂放,像狂草他爹,狂犬草。

    阿嚏!

    衙门长官因此怒问左右,是谁如此大胆,竟敢在老子雪白的墙上如此胡写乱画,把好好的墙糟蹋了,得到的回答是:这是张打油干滴。

    衙门长官于是传唤来了张打油,准备对他进行严厉惩罚。张打油来了之后,知道后果严重,于是死不承认这诗是他写的,说我写的诗比这好多了,为表明所言不虚,他请长官给他出个题目,愿现场作诗一首,以示自己的清白。当时正好赶上国家动乱南阳被围,正请求中央出兵救援,衙门长官便以此为题,让张打油做诗。张打油几乎不加思索的便说出了第一句:“天兵百万下南阳”。听了如此有气魄的开篇,衙门长官不由赞赞道:好诗好诗,和墙上那首狗屁诗的境界明显不同。

    看来,的确是有人冤枉你了,不错,接着做下去。

    张打油受到鼓励后,竹筒倒豆子般说出了后三句:“也无救援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爷爷的哭爷爷,喊娘的喊娘”。像三句半。

    阿嚏!

    衙门长官再一看墙上的“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当即断定,这样的“大手笔”绝非别人可做,其他人没这么有“才气”,就是张打油写滴,但同时也被此诗给逗笑了,并未追究张打油的罪过,只是告诫他,以后别再这样胡写乱花了就行了!

    阿嚏!

    张打油的名气因此不胫而走,从此在中华大地上有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诗文——“打油诗”,颇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并开始远近闻名。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谈及文学创作时,就曾提到过张打油,并介绍了他的一首诗:《雪》,描写下雪时的乡村:“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描写的是下了雪的世界白茫茫一片,只有井口像一个黑窟窿?再看最后两句,写得特别绝:“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很形象,黄狗身上落上雪不就是白的?白狗身上再有雪不就像肿了?令人喷饭叫绝、忍俊不禁,虽属歪诗,却古怪精灵形象生动,很有味道。

    味道好极了,阿嚏!

    冰糖葫芦2,新郎官的称呼从何而来?

    “郎”本来是中国古代对官员的一种尊称,汉朝就有了,《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大夫、郎、谒者,皆属官……郎,掌守门户,出允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多至千人”。科举考试发明后,凡是中了进士做官的人,就会被分配到中央官署任“校书郎、秘书郎”等“郎职”,人们由此开始渐渐的称呼新科进士为“新郎官”。

    到了唐代,凡是6品以下的官员统统被称为“郎”,成为“郎官”的略称,百姓通常尊称这些身居“朗”职的人为“郎君”或“郎官”。

    这便是“新郎官”的原意,和入洞房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就是5分钱的关系也木有,阿嚏!

    发展到今天,官名变成了美称,新郎官泛指结婚之日的男子,与新娘对应,合起来就是“一对新人”。当然,也可能是“一对鸟人”。

    阿嚏!

    郎:官也,官:管也,“新郎官”的意思就是:出现了一个官人把一女孩接管了,从此这女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