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0章 太子李弘之死(第1/2页)  大唐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治和武则天总共生了4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李弘c次子李贤c三子李显(后改名李哲),和四子李旦。还有两个女儿,早早夭折的小公主,和最后一个孩子太平公主。

    李弘由于是老大,所以被立为了太子。他天资聪慧,仁孝谦谨,身体却不好,不是一般的不好,而是比李治的还差。他性格敏感而懦弱,老子的优点没有怎么继承,却放大遗传了李治几乎所有的缺点。

    李治非常喜欢这个孩子,按史书的说法是“上甚爱之”。为了将他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君主,李治让他每5天就视察各部门呈奏的事情1次,较小的事情都由他来亲自裁决,从小就锻炼他的理政能力!

    李弘表现的谦虚谨慎,对士大夫能以礼相待,得到了朝廷内外的一致拥戴(中外属心)。

    675年,李治的病情突然加重了,已经不能正常工作了,而这个时候,李治才只有47岁,怎么办?

    他还不想这么早退休,所以没想传位给儿子,而是想让武则天帮他处理君主业务,也就是说,在他病重期间,让武则天由垂帘听政升级为独自面对群臣处理一切政务!

    李治之所以选择让老婆摄政而非传位给太子,是因为一旦传位给了儿子,皇帝的沙发就永远不是他的了,意味着皇权将永久丧失,他只能当太上皇了,而让老婆代理朝政,他仍然是国家的老大,只要身体恢复健康,便可随时回归政坛。

    李治的想法不错,却遭到了宰相集团的普遍反对,说天下是高祖和太宗合力打下的天下,你不将国家传给子孙,却交给老婆这样的“外人”,这意味着皇后将拥有独断朝纲的权利,等于一位没有头衔的皇帝了,这怎么可以?

    我们可以容忍你们前后排垂帘听政,但让她独自一人临朝摄政绝对不可,这将是祸乱萌发的开始

    面对宰相集团的集体反对,李治无可辩驳,只好取消了此动议。

    武则天独自临朝摄政就这么黄了。

    武则天此时对于权力,已经有了深深的渴望,这件事让她认识到,没有宰相集团的支持,将一事无成。

    于是她广招文人学士进宫,名义上是请这些人著书立说的,实际是让这他们秘密参与政治,用他们来削弱宰相的权力的。一旦有岗位空缺,武则天就让这些人走上宰相岗位,他们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北门学士”。武则天这是在秘密用北门学士调换忠于大唐李治的人,为她有朝一日独掌大权做准备!

    李弘看出了母亲的不良用心,不想就这么看着母亲将权力慢慢笼络到她的人手中,因此频频向母亲的权威提出挑战,武则天想要这样,他却偏要那样,总是和母亲作对,按史书的说法是“天后方逞其志,太子奏请,数迕旨”,导致武则天对他是大为不满,从此不再招武则天的待见(由是失爱于天后)。

    母子关系有隙也就罢了,一件事的发生,让武则天对他恨之入骨,觉得这不是亲儿子干的事!

    事情是这样的,萧淑妃的两个女儿被武则天幽禁在掖庭,30出头了还木有出嫁,这在15岁就普遍结婚的唐朝明显属于晚婚,再晚点都可以当姥姥了。李弘见两个姐姐楚楚可怜,便动了恻隐心,竟然上奏李治让两个姐姐赶紧嫁人,过上正常生活。

    李治的父爱因此良心发现,准奏了,当天就给她们找了对象,并把她们嫁了出去,分别嫁给了正在宫内值班的翊卫权毅和王遂古两位保安,很有剩女婚事速办的意思。

    阿嚏!

    李弘的这个奏议再次拆了武则天的台,武则天当时就火了,他娘的(无形中骂了自己),你知道你萧阿姨当年是怎么对待你娘我的吗?要不是老娘我有点手腕,深得你父皇厚爱,早被她背倒n次了,你能有今天,能顺利当上太子?能安稳活到今天?怕早被人k一了

    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