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61章 该来的终究会来(第1/4页)  大明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日一大早,仲逸早早起来,匆匆来到知府衙门,也不用衙役们通禀,直接开到知府姜飞越面前。

    “稀客啊,你大名鼎鼎的仲大人,怎么今日有空来我的知府衙门了?”。

    知府姜飞越摈弃闲人,一脸笑意的对仲逸道“怎么个法?咱们这些天一直表面不来往,做给外人看,现在可以一起出面了?”。

    终究还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文博远的属下,姜飞越经过一番观察和权衡,终于决定与仲逸走在一起在云南这个地方,仲逸需要他一个知府,而他这个知府,也同样离不开这些昔日翰林院的侍读学士。

    盐课衙门虽然品阶不高,但盐务事关重大,仲逸的能量自然不敢觑,属于那种别人想攀都攀不起的人。

    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但对仲逸来,则是不看提举看盐引,那可是实实在在的银子。

    如此,也很好的诠释了何为官场?若仲逸没有管盐务的这个肥差,若他不是来自翰林院,若他并非因为两位皇帝的特殊交情,仅凭他与文博远的数面之缘,恐怕是断断不行的。

    但往往这样的合作,在某些特殊的时间段,特殊的问题中显得非常可靠。

    心知肚明,心知肚明就好。

    “姜大人,实不相瞒,下官这次是来向你——借兵的”。

    仲逸从姜飞越手中接过茶杯,直言道“我们盐课衙门那点人马太少,还有一些派到了盐田中,那像你们知府衙门兵强马壮的?”。

    姜飞越一脸好奇道“快,是不是有什么大动作?快”。

    仲逸摇头道“姜大人,我们当初可是约法三章的兵马交给我,事后再告诉你,别的不要管,都是为朝廷办差嘛,有司衙门那里,我回头解释,可否放心?”。

    姜飞越立刻起身,他不再多问一句,转而向仲逸笑道“当然可以,想当初你驱除鞑虏,剿灭倭贼,所率兵马何止千万?我知府衙门这点人交给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仲逸也不再客套“之后我会派人来,到时……还要请姜大人出面……”。

    “来人呀,叫兄弟们操家伙”。

    姜飞越向门外喊了一声,又扭头向仲逸道“放心,从现在开始,官一切就听仲大人差遣”。

    多年的宦海生涯,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云南的事儿,怕是包不住了。

    既然要将一切挑明,何不来个大的?到时朝廷一旦封赏,岂能少的出人出力最多者?

    知府大人一点都不傻当初在京城时,朝廷多次封赏仲大人,那听着就是一个羡慕嫉妒恨。

    见仲逸来到知府衙门口,一名军士立刻上前道“启禀仲大人,兄弟们集结完毕,一切听从仲大人差遣”。

    末了,他笑嘻嘻道“请问仲大人,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仲逸快速跨上马背,一脸正色道“都跟在后面,马上出城……”。

    白马纵身一跃,马蹄落地后便是一阵嘶鸣,之后前蹄猛地抬起,再次落地时便一跃而出,向前奔去。

    那军士们一脸惊讶,待反应过来时,却见马匹已经离去。

    “妈呀,给你们仲大人当年令鞑靼倭贼闻风丧胆,现在信了吧?”。

    那军士头领忍不住感慨“一个将军,也不过如此嘛”。

    “还愣着干什么?快追上仲大人啊……”。

    出城后,一名年轻的男子早已侯在哪里,见仲逸后,立刻迎了上来。

    “罗英,你带这队人马立刻去黑金山,围在山下而不动,之后待命”。

    仲逸见身后知府衙门的兵马还有些距离,特意向罗英叮嘱道“黑金山的地形极为复杂,务必要留意,不能有漏之鱼”。

    罗英两眼发光,好久没有遇到这么好的差事了,岂能不珍惜“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