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50章 此人不可留(第1/2页)  大明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那天夜晚,我是没什么差事的,正与几个家丁东一句西一句的闲扯着,却听到门外管家急匆匆的脚步声,我这便留了个心眼,借口上茅房而出屋”。

    见仲逸如此看中此事,陶朔只得一字一句的向他细细禀来“之后我便悄悄跟在管家身后,一直看他进了陈覃的房间,二人在着什么,周围再无他人,想来是有什么重要之事,我这便凑了上去……”。

    罗英见状,立刻上前道“仲大人,外边人多,我出去看看,以防有人突然闯进来……”。

    跟随仲逸多年,罗英这个分寸把握的极好既不能出一丝差错,更不能节外生枝,需要他做什么,仲大人自然会吩咐的。

    陶朔继续道“当时他们了很多,我也听不大懂,不过也都是些不痛不痒的话,可是他们似乎提到了什么‘兵书’一事,还是什么大买卖,一万利,还不是银子的之类的话,甚是奇怪……”。

    到这里,陶朔不由的拍大腿道“哎呀,当时我差点喊出声来当初咱们在东南福建时,不就听倭贼我大明有什么绝世兵书,并不愿意出黄金万两悬赏吗?”。

    想了半天,他重重点点头我想起来了,那个倭贼头领叫什么平板大郎来着?

    果真还是这件事儿,仲逸没有想到到了这西南之地,还是躲不过去。

    这一番的,多少有点程默向众人书有些渲染气氛的意思,似乎也觉得有些不妥,陶朔这才急忙道“当然……之后的,都是我的猜测,他们没有这么,只是与当初东南福建时的场景,太相像了……”。

    沉默许久,仲逸一直没有言语,只是不由的低头看着手上的茶杯,陶朔立刻有些惊慌,将水壶拿在手中却迟迟不敢上前眼看茶水就要凉了。

    “你再想想,当时他们是何人传来的话?”。

    仲逸这么一问,突然起身,差点将茶水洒了出来。

    陶朔急忙放下茶壶,一五一十道“这个……倒是没,不过,我听好像是‘京城那边来的’,没错,是京城来的”。

    “还有没有别的?”,仲逸问道。

    陶朔想了想,而后点点头“是的,还是银子的事儿,……很大一笔银子,他们‘相比而言,弄那点私盐还干什么?风险那么大,还要到处疏通关系、人力物力的,开销那么大’,相反,兵书只要找到,就是一万利,无非就是派些高手而已……”。

    “这个陈覃,真是自掘坟墓,告老还乡还能尚且能度过余生,现在看来,没有这个必要了”。

    仲逸立刻决定陈覃此人,绝不能再留。否则,后患无穷。

    距离陶朔回府的时辰还有些早,但仲逸却吩咐他尽快回府,免得生出意外。

    “仲大人,依我看,那陈覃今天定是要见什么人的,没准就和这个兵书之事有关,若是再有什么消息,到了夜晚,可如何传出?”。

    陶朔知道,门口的摊和来回游走的江湖郎中在夜晚是万万不能出现的。除此之外便是打更的,但那些人都在当地干了多年,随意换成诚信堂的人,反而会遭到别人的怀疑。

    仲逸却执意道“你先回府,一切依旧即可,其余的事儿,我自会安排”。

    陶朔急忙应了一声,立刻抬脚就走,来到门口却又驻足转身道“仲大人,不就是一兵书嘛,为何他们要花这么大的代价,如此大费周折的?”。

    能看的出来,仲逸对此事的反应有些异常,陶朔能察觉到这丝异常,但又不能开口相问,只得问了这么一句。

    仲逸这才低头看着手里的茶杯,事出突然,离开北漠和东南后,确实没有什么事儿能让他大吃一惊。

    “你也不想想,当初是倭贼的头领要这部兵书,而这就是属于我们大明的,其值何止金银可比,为何要落入贼人之手呢?”。

    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