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7章 小小寺(上)(第1/4页)  大明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大明略最新章节!

    数日后,盐课提举司衙门传来一个好消息:提举仲大人身体完全康复,吃的香、睡得好,再也没有‘水土不服’。

    还真别说,在当地人看来,仲逸是要在这里大干一番的,他们也满怀希望的等那一天的到来,若因‘水土不服’,那他岂不是又要回京城了?

    有此消息,程默和肖大可商议:中午为兄弟们加餐,改善伙食,这个提议也得到副提举姜军和吏目蔡一的赞同,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何为威望?这便是其中之一。

    那间硕大的屋子里,木炭火烧的暖暖的,仲逸站在窗前望着外边忙忙碌碌的衙役,他们大多都是为庆贺自己‘康复’而乐,自己岂能不乐?

    仲姝将一杯早已煮好的红茶端了上来,不由的笑道:“看看,如今你这个提举大人打个喷嚏,整个盐课衙门都会为之颤抖一番,是否为你所愿?”。

    仲逸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微微摇头道:“当然非我所愿,但这衙门里也并非你说的‘为之一颤’,不能来严,何来威?”。

    师姐兼夫人,仲姝本无心说这些,在仲逸面前,尤其大婚后,她更多的还是大家公认的仲家大夫人的角色。

    这一点尤为难得,尤其每次遇到易容术之时,她便以‘凌云山师姐’的成分更多一点。

    那晚在江边查处贩私盐,仲逸与仲姝合力,演了一出‘高手对决’,让在场所有人都坚信:仲大人与仲夫人身边负责安保的‘高手’,绝不止程默一人。

    是的,没有比自己更可靠的‘高手’了:若是能自己保护好自己的话。

    有的时候,仲姝也会表现出一点点的‘顽皮’,譬如在耿达断气后,她负责扮演起这位盐商,大堂众目睽睽之下,‘附耳’硬是变成了‘附脸’。

    好在当时好多人都垂下了头,没有细看,为这位提举仲大人解围不少。

    人总是会变的,有的时候,也确实需要变一变:假如初下凌云山时,遇到耿达这样的人,必定不会手下留情。

    当初在蠡县的两次出手,就是最好的例子。那怕换到抵御漠北的鞑靼、抗击东南的倭贼,也不会为完成别人所谓的‘心愿’而临时变通。

    此次对待盐商,尤其是耿达,仲逸的手法,确实与之前大有不同,这一点,不仅是他自己,连仲姝都提醒过好几次。

    这么做,应该是对的。

    仲逸掏出那个被耿达称为‘账本’的东西,心中还是充满一些欣慰的。

    至少,方向是对的。

    从那个小山村出来后,仲逸将耿家三口人安顿到一个十分安全的地方,而这个地方正是与京城的锦衣卫镇抚使石成通过信的,用他的话说:此处绝对的安全。

    耿达说希望他一家人从此消失在众人视线中,仲逸却认为没有人可以真正的消失,只是暂时避避风头而已。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等大理的盐务整顿完毕后,这位提举大人或许会离开这里,而那些因为盐商而牵连的人们,比如说耿家人等,他们也就可以回来了。

    毕竟,这里才是生他们、养他们的家。

    耿家人不傻,尤其他家长子,对退避之事早就细细盘算过,仲逸找的那个地方他们并不陌生,可谓不谋而合。

    他们可以确信自己安全,那个所谓的账本,也就可以交到仲逸手中了。

    耿家人真的不傻:这个账本,在仲逸手中可以作为多种用处,但对他们来说,无异于一把刀、一把随时会要了他们全家人性命的刀。

    “谢谢仲大人”,耿家人不知这是第几次说这样的话了、全是发自肺腑的……

    “接下来打算怎么办?”,仲姝也看过这个所谓的账本,而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