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03章、最没出息的穿越者(下)(第1/3页)  超时空城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事实上,作为一个极为理想的穿越基地,英国的“卡梅洛特”南极科考站不仅物资储备丰富。自持能力强大。就连它降落古代不列颠的位置和时间。也同样是恰到好处,得天独厚。

    第一c“卡梅洛特”南极科考站的穿越地点,位于古代不列颠的南部。一方面对于站内的现代英国人来说是“祖国的土地”,比较熟悉这一带地区的地理c物产和气候。不至于两眼茫然不知所措;另一方面。当地气候环境也相对温和,适宜农耕和生存。不会像苏格兰高地和更北方的挪威c冰岛那样冷得过了头。

    第二c“卡梅洛特”科考站降临的温泉之都巴斯城,之前早已被渡海入侵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烧杀成了一片白地,随即又被残存的凯尔特人主动放弃。故而在附近根本没有什么强大的军事势力。甚至连常住民都没有。让这些来自现代世界的英国穿越者们,不至于懵懵懂懂地刚一抵达,就要在家门口跟别人开打。

    第三c温泉之都巴斯城附近的这片土地。虽然在此时渺无人烟,但却又并非真正完全未经开发的荒野。而是曾经兴旺发达的繁华之地,其自然资源条件完全可以维持大量人口的生存。就连“卡梅洛特”科考站在附近开垦的农场。之前也并不是真正的荒地,而是曾经被罗马殖民者开垦耕种了几个世纪的熟地。只是在先前盎格鲁撒克逊人大举入侵。跟凯尔特人和罗马遗民打拉锯战的时候,整个巴斯城都被杀掠焚毁一空。而随着凯尔特人市民的纷纷逃亡。四周的田地自然也都被废弃了

    所以,当“卡梅洛特”科考站降临的时候。这些土地就相当于是被休耕了很多年,早已完全恢复了肥力。此外还附赠有罗马人遗留的灌溉沟渠,只要稍加修缮和疏浚,就能直接进行使用。

    第四c巴斯城的附近确实没有什么强大势力,但距离大不列颠岛上残存的文明城镇也不算遥远,还位于连接着威尔士和康沃尔半岛这两大凯尔特人聚居地的交通要道上,想要招揽人口也比较容易。

    事实上,对于一些被“卡梅洛特城堡”招揽过来开荒的凯尔特人农夫来说,他们自认为并不是背井离乡,而是在重返故土——有些人原本就是当年从巴斯城逃出去的——因此在心理接受上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在这么多有利条件的叠加之下,这帮人在黑暗时代的大不列颠岛上又折腾出了些什么成绩呢?

    嗯,王秋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初步归纳一下,“卡梅洛特”南极科考站众人在这两年多以来的奋斗成果大致如下:一座豪华坚固的“城堡”,三四百公顷的田地,几个乱七八糟的破烂小村庄,一座只有一个神父和几个小侍童的教堂,一个利用埃文河水路不定期开张的沿河集市还有一座从古罗马废墟的基础上,依托于教堂c集市和内河航路刚刚萌芽起来,在多年之后的未来可能会逐渐发展成形的“自治城市”

    这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中世纪贵族领地吗?从社会组织形式上来看,连一点儿进步都没有好不好?

    即使是从技术的角度上来看,这样的发展经营模式,也是不可持续的——由于文明的退化和冶炼技术的失落,在中世纪早期,欧洲人最缺乏的东西之一就是金属,无论铜还是铁都很缺。由于数量有限的钢铁必须首先用在骑士们的刀剑和盔甲上,所以很多西欧农夫都只能用木犁来耕地,结果大大降低了劳动效率。

    可是,尽管在距离巴斯城不远的地方就有煤矿和铁矿,而在科考站的电子图书室里,也有着记录各种原始冶炼方法的科普书籍,但生活在卡梅洛特的人们似乎从来都没有大炼钢铁的想法,只是用科考站内富余的金属制品,给辖下的凯尔特人农夫打造了一些简陋农具,或者用于跟其它势力进行贸易交换。

    这样一来,等到穿越者们离开或死去,这个小小的迷你王国又会再一次退化回石器时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