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6章、这是要我一骑当千的意思吗?(下)(第1/3页)  超时空城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76章c这是要我一骑当千的意思吗?(下)

    回到几个小时之前,当中俄欧三方联军对伦敦形成合围之势,以“纳尔逊骑士团”为首的英国极右翼政变武装眼看着覆灭在即的时候,就像每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的剧情重演一样,最初一度精诚合作的中俄欧三方势力,很快就不出意料地变得同床异梦,心怀鬼胎,开始了互相卖队友的坑爹节奏。

    ——形势发展得实在太好了,好得让人感觉胜利已是唾手可得,马上就该考虑战利品分配方案啦!

    既然是分战利品,那么肯定是想要自己尽量多吃多占,同时还要绞尽脑汁把来抢食的人给踢下桌了。

    首先,欧盟方面凭借地理上接近的天然便利优势,企图甩开盟友,独吞征服不列颠的甘美果实。

    于是,他们一方面火速调集欧洲各国的海军舰队,跟远道而来的中一国舰队抢夺英国南部的朴茨茅斯军港,避免让中一国人在不列颠本土获得立足点;另一方面,则是督促身在肯特郡战场的巴纳扎尔上校,尽量加速推进,争取尽早击溃“纳尔逊骑士团”的垂死挣扎,把胜利的军旗插到威斯敏斯特国会大厦的钟楼上!

    虽然欧盟的这个想法是很好的,然而在实战考验之中,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行动能力,显然多少有些不如人意——有句笑话是这样形容的:典型的欧盟官僚特征是什么?意大利人的组织能力,德国人的弹性,法国人的谦逊,再加比利时人的想象力,荷兰人的慷慨,还有爱尔兰人的智力水平

    很显然,在没有进行战争总动员的情况下,以欧盟各国组织军队开赴战场的效率,在这场需要以“小时”而不是“天”来作为作战时间单位的现代战争中,实在是显得有些太磨蹭,太拖沓了。

    没办法,二战时期的诺曼底登陆,前后足足打了两个半月,就已经称得上摧枯拉朽。而如今这场不列颠干涉作战,法国外籍军团仅仅用了不到四十个小时就推进到伦敦城外,却依然显得行动速度太慢。

    当人类社会越来越进入一个快节奏的繁忙时代之际,战争的节奏和步伐自然也会大大加快。

    之所以在这次入侵不列颠行动的一开始,欧盟联军的表现尚还算是反应敏捷c可圈可点c值得赞赏,是因为最初在多佛尔海峡沿岸,其实基本上只有法国人的军队,确切地说是法国外籍军团在独立奋战,再加上德国人资助的一个魔法特殊作战小队充当添头而已。前线军官在指挥和协调方面,暂时还不算太困难。

    但是,随着欧盟干涉部队的不断向前推进和后勤补给线的逐渐拉长,以及纳尔逊骑士团在反应过来之后越来越顽强的抵抗,导致这场战事的规模和烈度急剧提升。而欧盟干涉军内部的各方矛盾,就开始迅速凸显出来——法国方面不愿意继续独立承担几乎全部的作战义务,希望得到更多其它盟国的援助。而欧盟其它国家则认为在干涉英国政局这事儿上绝对是法国得利最多,不愿意挥霍自己的本钱给法国赚好处。

    这一争执让肯特郡前线未能得到足够的后勤支援,赶不上高烈度战斗的消耗,迫使巴纳扎尔上校不得不暂时后退,脱离火线,也使得纳尔逊骑士团堪称千疮百孔的破烂防线,居然成功地撑过了第一天。

    至于欧盟的另一路偏师,爱尔兰人倒是有心在大不列颠岛上耀武扬威一番,而他们面前的抵抗力量也较为微弱,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没有抵抗——爆发在肯特郡的残酷激战,几乎死死拖住了纳尔逊骑士团的全部精锐主力,剩下的一点儿机动兵力还要弹压伦敦乱局,实在是没有余力在英格兰的西南海岸布防了。

    无奈爱尔兰这个国家从来就不以善战而著称——爱尔兰军队从立国至今,根本没有经受过任何真正的战争检验。所以全军上下都对现代战争没有什么概念,更没有制订过针对眼下这种局势的战争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